二年级下语文教案30晏子劝齐王_语文s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教案 30 晏子劝齐王 语文
- 资源描述:
-
1、1.引导学生学会4个会认字,6个会写字。正确读写“庄稼、决定、枯死”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了解全文内容。想一想晏子一开始为什么不让齐王去求百姓呢?1.正确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晏子的聪明才智。3.了解晏子是怎样劝说齐王的。小黑板、卡片2课时一、导入1讲故事导入古代有一个人个子很矮,他是齐国的大臣,他就是晏子。有一天,晏子去出使楚国,楚国国王想捉弄他,便在国门的旁边挖了一个矮矮的小门,请晏子进入。晏子心知楚国人想侮辱他,便心生一计,针锋相对道:“只有出使狗国,才钻狗洞。”楚国人十分尴尬,只好灰溜溜地打开大门,
2、晏子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楚国。2同学们听了晏子的故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让我们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晏子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晏子为什么劝齐王?2晏子是怎样劝说齐王的?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直接劝齐王去求百姓呢?3 晏子劝说齐王的结果怎样?4 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拼读。 2全班齐读。3 学会用生字组词。决定 劝说 饥饿 枯死 庄稼4 全班齐读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5 教师范写,指导书写。劝: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枯:左边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稼:第五笔是点,不要写成捺,最后一笔是捺,不要写成点。饿:第
3、三笔是竖提,第八笔斜钩要写得稍微长些,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撇。6学生书写,老师巡视。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正确、流利地齐声朗读课文。二、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说一说。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晏子为什么要劝齐王?(2)晏子是怎样劝齐王的?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直接劝齐王去求百姓呢?(3)晏子劝齐王的结果是什么?(4)你觉得齐王是个怎样的人?2观察插图,看看晏子劝齐王时候的表情是怎样的?齐王的表情又是怎样的?晏子说了什么?指名说一说。3 课文写了晏子几次劝说齐王?找出他们的对话,读一读。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以下句子,体会晏子的聪明才智。“求山神有什么用呢?”“求河神也没有用啊!”“那我该求谁呢?”“求我们的百姓啊!”三、分角色朗读1指名分角色朗读2加动作分角色朗读四、主题解说本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聪明的晏子用自己的才智劝说齐王不要求山神、河神,应该求百姓,齐王接受了劝告,让全国各地多挖水井灌溉农田,从此齐国的庄稼不再枯萎,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第2、3题。2完成“词语花篮”的内容。3 积累关于智慧的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