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回顾 拓展八 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回顾 拓展八 人教新课标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拓展 新课
- 资源描述:
-
1、回顾拓展八本次“交流平台”安排三个方面的内容:(1)你心中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2)有关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3)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收获。其中前两方面的内容是针对本单元而言的,最后内容是针对全学期而言。“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旨在引导学生积累毛泽东的诗词,进一步感受领袖的风采和文采。“成语故事”的目的则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说说你心中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2.交流有关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3.交流本学期在知识、方法、语言、习惯、练笔等方面的学习收获。4.阅读诗词,领略毛泽东的文学风采。5.弄懂成语故事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
2、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1.教学“交流平台”时,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2.教学“日积月累”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本上的卜算子咏梅,还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搜集并积累毛泽东的其他诗词。3.教学“成语故事”时,除了要让学生弄懂成语故事的内容,还要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教师准备】PPT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毛泽东诗词;搜集成语故事。【重点】注重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增强阅读兴趣。【难点】通过学习,学会综合评价,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1课时师: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四篇课文都和一个人有关,是谁呀?(毛泽东
3、。)有的课文是毛泽东写的文章,有的课文是写毛泽东的文章,这些文章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领袖的风采。下面就让我们围绕本单元的学习展开交流吧!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引出交流话题,自然导入。一、交流平台。1.明确交流话题。PPT出示交流话题:A.读了本组的几篇文章,你心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样子的?B.对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你学会了哪些方法?C.这学期你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教师指导。(1)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毛主席。(是了不起的伟人,是慈爱的父亲,是百姓的朋友,是独领风骚的领袖,是虚怀若谷的伟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对毛泽东的认识。(2)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课文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描写方
4、法,谈自己在习作中的运用。(3)引导学生多角度汇报本学期收获:语言、方法、习惯、体会等。3.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组内交流学习心得。4.班级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几种固定的交流形式,让学生的交流更有方向,更有目的。师: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在刚才的发言中我听到了你们学习的收获,真为大家高兴,希望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听,多记,多想,做一个有心人!二、日积月累。师:毛泽东主席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词作品,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他的律诗七律长征,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1.生自由读词作,要求读得准确、有韵味。2.了解词牌名、写作背景。师:“咏梅”是这首
5、词的题目,“卜算子”是什么呢?(1)引导生认识词牌名。PPT出示: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朝以后,词经过不断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2)介绍词的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62年冬,当时正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联合起来反华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我国遭受三年特大灾害,经济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毛泽东写此词,首先在干部中传阅,意在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
6、难,战胜困难。设计意图诗词的背景介绍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重要方法。3.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词的大意。4.班级交流,对不懂的地方质疑,师生共同解决。5.让同学们带着感情自由朗读词作。6.反复诵读,积累背诵。7.交流课前搜集的毛主席的诗词,读给大家听。设计意图由课本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养成搜集、积累的学习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三、成语故事。1.自读成语故事,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联系故事理解“大公无私”这个成语的意思。(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3.想想故事讲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谈体会,不仅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