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38).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飞向太空的航程
- 资源描述:
-
1、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材分析:这则通讯从“神舟 5 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我们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1. 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 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2. 课文结构很简单,但是作为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清楚,因此可以作为学 生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3.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高明的作者总是把它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看,这就使得现实事件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本文和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这
2、样的特点,可以互相参照体会一下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学情分析:一、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 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二、课文结构很简单,是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清楚,因此可以作为学生阅读 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三、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高明的作者总是把它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看,这就使得现实事件有历史的纵深感。本文和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这样的特点,可以互相参照体会一下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教学目的1、掌握新闻的特点2、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3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教学理念: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2、文本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根本。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2、学会写新闻。教学过程:(一)导语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 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 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 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的航 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新闻报道就
4、回顾了这一段历史。今年的 10 月 24 日,我国的“嫦娥一号”飞天,开始月球之旅。这是我国航天之路的继续。四年前,我国的“神舟五号”第一次将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我国的太空之旅,可谓喜报频传。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四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回味一下那个曾让十三亿人倍感自豪的经典时刻。(二)感知课文1、几位学生连读全文,思考:本文真正写新近发生的事件是在哪些自然节? 第 1、2、3 和最后两节。2、除此而外的共计 24 个自然节是写什么内容的?背景材料,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三)鉴赏全文1、研究探讨本文的标题有哪些含义?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
5、船飞向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此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 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2、第 428 自然节,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有何作用?它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叙述航天史,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每个人都想知 道今天的辉煌曾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辛的历程,使读者对今天新闻事件的了解,有了纵深感。 3、请同学们自己介绍还知道哪些“中国航天大事记”。(课后研讨与练习三。学生如果说不全,应该鼓励学生课后查资料,同学间交流所查资料此题意促使学生了解中
6、国航天事业 的发展,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附: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05)可将此材料打印发给学生。1956 年 10 月 8 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58 年 4 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1964 年 7 月 19 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1968 年 4 月 1 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航天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1970 年 4 月 24 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 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5 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7、。1975 年 11 月 26 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 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3 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2005 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 30 周年,截至 9 月,我国已经成功发射 22 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的科学试验成果,已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广泛运用。1979 年,远望 1 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4 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 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 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85 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
8、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0 年 4 月 7 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 27 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1990 年 7 月 16 日,长征 2 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 9.2 吨, 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1990 年 10 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试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以及长期载 人太空飞行获得了许多宝贵数据。1992 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