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10: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10: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学 设计 10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兰亭集序一、教学内容:兰亭集序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点实、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解释文言词句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语境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词句。 2、结合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体会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对人生的眷恋与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珍惜人生的意识。三、教学重点:文意理解,情感体悟四、教学难点:联系背景,探究其中寄寓的情感与旨趣五、教学方法:阅读、合作、探究六、课 型:新授课七、课 时:1课时八、学习过程(一)导入中国文士阶层有“以文会友”的优秀传统,“或十日一会,或月一寻盟”的雅集现象
2、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独特景观。 传统的文人雅集,其主要形式是游山玩水、诗酒唱和、书画遣兴与文艺品鉴,志趣高雅。兰亭雅集便是其中的一次著名集会。一群东晋名士在阳春三月聚集于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并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二)学习目标展示(三)预习检测读准字音。癸丑 会稽 禊事 流觞曲水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趣舍万殊 彭殇 临文嗟悼 (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感知大意。2、如果把全文分成两个部分,怎么划分? (1、2段 3、4段)3、你能从这两部分中快速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三个字眼吗? ( “乐”“痛”“悲” )(五)文本解读1、第一、二段(1)小组合作,利用
3、注释、语境、字典解释重点字的字义,口头翻译各句。 (2)强调其中重点文化常识、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等。(3)体会作者“乐”的情感。2、第三、四段(1)理解句意。(2)体会作者的情感流动。乐人生短暂面对生死之痛,千古同悲(人生之短暂)(3)联系背景,探究其中寄寓的情感与旨趣。东晋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命。他们远离政治,崇尚老庄,大谈玄理,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导致当时社会上虚无主义盛行。作者针对虚无主义盛行的现实,指出“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在深沉感叹中表达了对人生的眷恋与热爱的积极情绪。 (六)课堂总结兰亭集序前半部分记叙兰亭盛会的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后半部分由眼前之乐想到人生之短促、生死之悲痛,委婉批评了当时社会上“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在深沉地感叹中蕴含着积极的情绪对人生的眷恋与热爱。 (七)、作业课后练习题二、四附: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盛会之乐人生之短暂、生死之悲痛珍惜、热爱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