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练 练习19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 唐诗.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4届高考 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
- 资源描述:
-
1、练习19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唐诗一、2024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材料一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节选自孟子离娄上)材料二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
2、燕,中使韩、魏,土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且臣闻之曰:“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当此时也,随荆以兵,则荆可举;荆可举,则其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荆人为和。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
3、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意绝;荆、赵之意绝,则赵危;赵危而荆狐疑;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魏氏为和。令魏氏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节选自韩非子初见秦)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
4、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爵,文中同“雀”,指鸟类。该词也是古代区分地位高低和身份贵贱的一种封号。B随,文中是追逐的意思,其中的“随”与成语“随遇而安”中的“随”意思相同。C弱,指“使变弱”,与“必先苦其心志”的“苦”表示“使痛苦”,两者用法相同。D固,指本来、的确,与成语“本固枝荣”中的“固”含义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列举水獭驱赶鱼、猛鹰驱赶鸟雀、桀和纣驱赶老百姓的现实事例,证明仁德的君主即使不想统一天下,也是不可能的。B韩非以齐为例进言,说明了战争关系到大国的存亡,主张秦军应该向楚发兵,利用楚地的地理优势逐渐控制韩、赵、魏国。C韩非通过回顾
5、几次战败经历,假设秦国不采纳谋臣建议,那么就可更早兼并各诸侯国从而称霸天下,以此驱斥谋臣的做法。D秦国谋臣前后两次放任敌国收复失地、聚集逃散百姓、重建社稷宗庙,其第三次兵力不足却仍发动战争,导致士兵和百姓罹难。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4分)译文:(2)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4分)译文:5荀子曰:“王者富民,霸者富士。”请据此对两则材料的核心观点作简要评析。(3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
6、空自流。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7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练习19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唐诗1答案:CEF解析:首先,根据句意进行判断。“今之欲王者”,“者”为判断句,意为“现在妄想称王于天下的”,句子语意连贯、完整,故在C处断开;“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意为“好比是患了沉疴旧疾而需
7、要找到数年的陈艾来医治一样”,句子语意完整,故应在E处断开。其次,根据句子结构进行判断。“苟为不畜终身不得”中,“苟”为表假设的连词,句子为假设条件句,“不畜”为条件,“不得”为结果,“不畜”后应断开;“终身”修饰“不得”,其间不应断开,故应在F处断开。综上,应在CEF三处断向。2答案:B解析:B项,“其中的随与成语随遇而安中的随意思相同”表述错误。文中“随”意为“追寻、追逐”;“随遇而安”的“随”意为“听任”,二者意思不同。A项,爵,古代的一种酒器,文中为通假字,同“雀”,意为“小鸟”;该词也可指爵位,用以区分地位和身份。C项,文中“东以弱齐、燕”中“弱”意为“力量小,软弱”,此处可译为“削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411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1)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