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二、王何必曰利 (4)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二、王何必曰利 4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教学 课件 第二 单元 何必
- 资源描述:
-
1、二、王何必曰利教学目标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把握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体会对比说理法的好处。知人论世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孔子:“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孟子:以仁居心,以义行事。初读文本,感知积累第1则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2、孟子在文中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3、得出怎样的结论?正反对照“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论证有力观点鲜明主旨突出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 犯上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 忠君
2、“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先义后利)初读文本,感知积累 第2则 1、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2、如何论证?得出怎样的结论?(反对从“利”的角度去劝说)因义罢师因利罢师君臣成仇父子反目兄弟割袍君臣一体父慈子孝手足情深亡(国破家亡)王(称霸天下)何必曰利(排比)(排比)(正反对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明白晓畅,节奏分明,易于接受。初读文本,感知积累 第3则 1、这一则强调了什么内容?2、鸡鸣而起,为谁辛苦为谁忙?扬善圣贤之君(舜)逐利杀人恶魔(蹠)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为善,行义!再读文本,鉴赏领悟 1、惟利是图这种价值观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弊害?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
3、法。2、为什么说孟子以仁义为前提的和平只能是一种理想?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能自圆其说。但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尢其没有这种可能。惟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会使人丧失对道义的关怀,不体恤、关爱他,损人利己,危害社会。提升境界,加强修养,培养善德,实践正义!深读文本,巩固延伸 1、指出下列“之”字的用法:万乘之国()先生将何之()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2、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叟,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51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