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1).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资源描述:
-
1、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大体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发扬延安精神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全诗。(也可以播放录音)2. 学生初读全诗。(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 3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4再读全诗,质疑。5自由朗读,体会感情。三、理解诗句,突破难点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组
2、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是说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3揭示课题,感悟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1) 诗的第二小节中所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2) 第三小节中“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第四小节中“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3) 你怎
3、样理解“追寻延安”? 四、指导朗读,引起共鸣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五、总结1. 教师小结: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六、布置作业 l抄写这首诗。2有能力的同学把它背诵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125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