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同步练习:梅兰芳蓄须.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课后 同步 练习 梅兰芳 蓄须
- 资源描述:
-
1、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同步练习:梅兰芳蓄须【教材分析】本文是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讲述的是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通过讲述京剧表演大师的几件事,表现梅兰芳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人物介绍】梅兰芳(18941961),于20世纪初登上京剧舞台。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
2、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世称“梅派”。梅兰芳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生活中的梅兰芳是一个俊朗儒雅的男性,舞台上的梅兰芳却是一个仪态万方的女性,而且“比女人还具有女人味儿”的艺术形象。他的优美的歌声、庄静的姿态、娴雅的动作,塑造了为数众多、情态各异的女性,创造并再现了中国女性的本质特征和意象,显示了中国女性温柔、刚烈、含蓄、高雅等特征。对一个对京剧艺术知之甚少的外国人来说,他眼中的梅兰芳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他的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游园惊梦抗金兵等。他曾先后赴日、美、苏等国进行文化交流,使京剧艺术得到了国际上的
3、赞誉。抗战期间,他留居香港、上海,在敌伪统治下蓄须明志,拒绝演出,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他与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称为“京剧四大名旦”。1.梅兰芳艺名的由来梅兰芳(18941961),京剧演员。原名梅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艺名兰芳,他是我国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他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繁荣时期,承上启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以其精妙的艺术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赏。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精心创造,善于革新,塑造了众多鲜明的女性艺术形象,演出了大量优秀的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
4、梅派”。2.京剧名称的嬗变京剧的前身是徽班。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安徽的四大戏班陆续进京,揭开了京剧历史的序幕。京剧形成的初期,称“皮黄”“乱弹”等。最先称它为“京剧”的,是上海人。清同治六年(1867)起,一些京津著名演员南下,把北方的“皮黄”传到上海。上海观众对其声腔来源并不熟悉,由于戏班多来自京城,便称为“京班戏”“京戏”“京班”“京剧”等。后来“京剧”一词一枝独秀,逐渐通行全国。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判断下面词语的读音是否正确。纠缠ji chn( ) 蓄须x x( ) 强迫qing p( )拒绝j ju( ) 宁可nng k( ) 妄想wng xing( )二、按要求做一
5、做。1.填关联词语。(1)( )签订演出合同,( )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2)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 )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 )愁没钱花?”(3)(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2.仿写词语。滚烫滚烫:_ _ _干干净净:_ _ _3.缩写。(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_(2)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_三、填空。1.梅兰芳蓄须明志的目的是_ 2.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梅兰芳_阅读能力大提升四、课文整体梳理。课文主要写的是梅兰芳不肯为日本人唱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