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3 江南》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 江南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3 江南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江南 教案 教学 设计 小学 优秀 公开
- 资源描述:
-
1、课题江南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 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江、南”等 9 个字,会写“可、东、西”3 个字,学会竖钩、竖弯 2 种笔画,认识三点水、草字头 2 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结合插图,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真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教学重点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难点: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江、南”等 9 个字。会写“可、东、西”3 个字,学会竖钩、竖弯 2 种笔画,认识三点水、草字头 2 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故事引
2、入,初入意境1. 出示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美丽的莲花池,莲花池中美丽的莲花,翠绿的莲叶, 饱实的莲蓬。小孩子在莲叶间撑着小船愉快地采莲。2. 谈话引入。师: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风景秀丽,景色如画。你们看,莲池中,莲叶茂盛,莲花飘香,莲蓬长得多么饱满呀!在莲叶下的水里,有很多小鱼。这些鱼可有趣了,它们在莲叶间玩耍,你追我赶, 一会儿游向莲叶东面,一会儿游向西面,一会儿游向南【设计意图:以课文情境图导入,在优美的图画中导入新课的学习,在如诗如画的美好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3 江南,面,一会儿游向北面。 诗人看到这种迷人的景象,把它写成了一首古诗。3.江南这首诗出自汉
3、乐府,你们对汉乐府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后,链接资料,简单了解。“乐府”初设于秦,是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 “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 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 后世就叫“乐府诗”。二、自读古诗,感知意境(一)提出预习要求。1. 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把生字读准确。2. 听课文录音(或教师朗读),注意听清楚生字的读音。3. 结合词句认读诗句。把会认的生字读出来,再读新课出含生字的词句。教学4.请一个同学朗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并帮助纠正读音。分钟5.同桌互读
4、,练习把古诗读得流利、通畅。(二)分享预习的快乐。1.分享字词识读。(1)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出示:江南田田可采莲莲叶【设计意图:借助拼音, 学习课文,先放手给学生, 相信学生的能力,再以学定教,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势必达到事半功倍小鱼东南西北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师生互动,强调易读错的生词“莲”读 lin,注意不要读成“nin”了;“小鱼”的“鱼”字是整体认读音节,“采”是平舌音,“南”前鼻音,“江、东”是后鼻音。(2) 指名分行朗读生词,教师相机评价。(3) 推荐小老师领读生词,再组织男女生赛读。2.分享对词语的理解,习得方法。
5、(1)(课件出示“莲叶”)知道它的名字吗?大声说出来,(莲叶)见过吗?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介绍一下“莲叶”。(2) 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总结,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词语,是一种非常好的解词方法。你能试着运用这种方法理解“采莲”“东南西北”吗?(3) 指名交流,学生互动补充。重点点拨:结合生活中的方位,认识“东南西北” 四个方位。3. 分享课文朗读,读出诗韵。(1) 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点赞,不正确的地方指出来,让他多读几遍,(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2) 指名分享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评价。(3) 师生互动,根据评价,梳理朗读不足之处。朗读古诗,缺乏
6、古诗的韵味。(4) 师生互动,探求方法。互动交流后,梳理归纳,读准字音,读出诗句中隐藏的画面,读出节奏。的效果。】(5)老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学会朗读。第一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大家看这个词“何”是什么意思?(多么。表示感叹,惊讶)你读出了哪些画面?(采莲)出示画面,你又看到了什么?(莲叶多,层层叠叠),哪个词语展现这个场面?(田田)想象着画面,再来读一读。第二、三句。这里的四个方向词语“东南西北”你能读准确吗?“间”是一个特殊字,它有两个读音,一个读 jin,一个读 jin,这叫多音字,在这儿读 jin,我们一起读一读,你能给它找个朋友吗?(学生交流组词)自由读,从“东西南北”这个方位词
7、中读出了哪些画面?(鱼儿嬉戏)想象画面,读一读这句话。欣赏课文插图,想象“采莲”、“鱼戏”画面,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出这样快乐、自在的场景?交流归纳:读出节奏。练习读出诗的节奏。【设计意图:从字词的认读到随文理解,先读好课文,扫清一切障碍,为下面的阅读理解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6)展示朗读。出示读书要求:运用“目视双行”法,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节奏,读出诗韵味。练读后,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 教师相机评价。(三)指导书写。1. 看生字表,再读 2 遍生字,有什
8、么发现?(学生交流)2. 分类指导书写生字。(1)东 西可读一读,有什么发现?(独体字)以可西例指导书写,掌握独体字的书写规律。老师边指导,边范写:“可”字“口”写在竖中线的左侧,要写得小一点; 最后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右侧,笔画要写直,不同于弯钩。师相机介绍新笔画:竖钩:从上到下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下笔处和起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西”第一笔横较短,方框要写得宽一点、扁一点, 最后一笔横封口。师相机介绍新笔画:竖弯:起笔时稍重,从上往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为学生按笔顺描红后,再书写 2 遍,老师巡视评价。学生书写时,老师巡视指导,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及书写时的
9、双姿。运用掌握的方法,自主书写东点拨:“东”第二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到横中线转折,竖钩沿着竖中线写,最后两点要左右对称。自主描红,再在田字格书写 2 遍。(2)作品展评,评选“小小书法家”。【设计意图: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 部编版教材教学的基 本要求。所以,教师强调练字应在学生仔细 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书写指导。课堂作业新设计1.连一连。 jingnn采莲k江ci南lin可y鱼y叶2.填一填。西共( )笔,第五笔是 。可共( )笔,第二笔是 。3.我能区分“双胞胎”。南()西()鱼()向()四()田()4.我能送词语宝宝回家。戏东南西北鱼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