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峡之秋北师大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峡之秋 北师大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三峡 北师大
- 资源描述:
-
1、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词汇;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景物的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重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的景色的及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难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的。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2、准备三峡的风光图片,课堂教学课件。课时安排 两课时课时一教学过程一、 设疑自探1、 情景引入 播放一些三峡的风景图片,让大家猜这是哪里,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样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这个地方。(风景优美、壮观、美丽等)2、 刚才我们看到的图片是长江三峡的景观,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我们就跟
2、随作者一起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三峡之秋。根据课文标题,你能想到什么呢?预设:1、 三峡是什么样的呢?2、 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作者不写三峡其他的季节?3、 课文写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的三峡的秋天?4、 三峡之秋有什么魅力?二、解疑合探1、 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2、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 提出自己初读课文后不懂的问题。4、 师生共同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并出示。如: 说一说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早晨、中午、下午、夜晚;时间顺序)三、 质疑再探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1、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一段写橘柚树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看三峡的秋色,
3、就要看“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它们的叶子绿得发黑,累累果实变黄并显露出来散发出清香的时候,三峡秋天的气息最浓郁“成熟”了。 3三峡从中午到下午的景色描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明暗、动静的变化,体会长江的千变万化)四、 拓展运用1、填空( )的峭壁 ( )的果实 ( )的黄昏 ( )的小溪( )的气息( )的光辉 ( )的露水 ( )的秋天2、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的秋天,从早晨、中午、下午到夜晚的美丽景色,歌颂了三峡的色彩明丽、气象万千,表现了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之情。五、板书设计三峡之秋早晨 明丽时间顺序 中午 热烈 比喻下午 平静 拟人夜晚 宁静课时二教学目标1、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2
4、、课文写作顺序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一、设疑自探1、文中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2)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3)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鳞),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4)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三峡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平静。(5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