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案17捞铁牛3_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教案 17 铁牛 人教版
- 资源描述:
-
1、四年级上语文教案-17捞铁牛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宋朝、拴住、淤泥、和尚、船舱、并排、子、越绷越紧、怀丙、工程”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动词理解词句,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3能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对学习科学的兴趣。4.学习课文的叙述顺序。思想教育: 激发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2在给课文分段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教学难点:理解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来捞铁牛的。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软件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2、:二、己初读课文,并划出文中生字词。三、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四、理解词语。五、给课文分段。1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各自然段的意思。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讨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3让学生思考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一个意思?思考好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得:第1、2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是捞铁牛的原因;第3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意思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第四至第6自然段讲和尚怎样捞出一只只铁牛,也就是捞铁牛的经过和结果;第7自然段点明和尚的名字叫怀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从以上讨论中可把课文分为四大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三段(第4、
3、5、6自然段);4让学生统看课文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此时学生不难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六)自由读全文。作为巩固练习。(七)作业。1熟读课文。2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以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可以指两名同学读正文前预习的那一部分,一名同学读第一句:“打捞沉到河底的船只或重物,现在做起来并不太困难,可是在一千多年前我国的宋代,就有人能把沉到河底的铁牛捞上来,多么了不起!”另一名同学接读第二句:“他是谁,是用什么办法捞铁牛的呢?”老师进一步激发兴趣:“读读课文,我们就会明白了。”二、讲读第一段。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
4、话讲的是什么?你知道了什么?第1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浮桥。同时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年代(宋朝时候)及地点(河中府城外)。第二句讲铁牛被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从“冲断”了浮桥,“冲走”了铁牛还可以知道黄河发大水来势凶猛。2通过句子比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电脑显示句子: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1)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淤泥里。(2)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淤泥里。引导学生讨论后认识到:第(2)句的“是拴住浮桥用的”这组短语说明了铁牛的用处,同时为下文捞铁牛的原因埋下伏笔。3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个意思?在学生讨论的基础
5、上得出,这段共有3个意思。第一是讲捞铁牛的原因;第二讲捞铁牛的困难;第三是讲一个和尚表示他能把铁牛捞上来。4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捞铁牛的原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重修浮桥,就需要铁牛拴住浮桥。而现在铁牛被大水冲走了,只有把铁牛捞回来,才能把浮桥拴住,才能确保浮桥修好。5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捞铁牛有什么困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1)铁牛很笨重,每只有好几吨重。(2)陷在河里淤泥里,拔起来费劲。(3)铁牛埋在水下,看不清具体情况,捞起来更困难。6指名读课文第二句“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教师可问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悟出:这是从
6、反面强调捞铁牛困难大。指导朗读这一句,读出反问的语气。7课文还有什么地方也说明捞铁牛困难大?“议论纷纷”。理解“议论纷纷”的含义;许多人小声地说个人的看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8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用笔把和尚的话划下来,读和尚的话,然后说说你对和尚的话有什么想法?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和尚的话中可以看出和尚有信心,并且说话留有余地,而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教师要在学生理解了和尚说的话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和尚的话。要读出成竹在胸的语气。9指名朗读第一段,老师小结并过渡到第二段。和尚想的是什么办法呢?他又做了哪些准备呢?我们
7、学习第二段。三、讲读第二段。1默读课文,思考:捞铁牛前,和尚指挥大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做了这样四项准备工作?(1)摸清水牛沉在哪儿;(2)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3)拴船搭架子;(4)下水用绳子把铁牛拴住。2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让学生认识到这四项准备工作,前一项是完成后一项的基础,后一项是在前一项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一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即先做的工作先说,后做的工作后说,一句紧接一句,顺序不能颠倒。3逐句理解和尚为什么要做这四项准备?(1)指名读第一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