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站在铁索桥上2 鄂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站在铁索桥上2 鄂教版 四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铁索桥
- 资源描述:
-
1、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
2、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2、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3、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抗日
3、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板书:遗迹),前面我们游览了绵延万里的长城,感受了历经风雨的安澜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遗迹”的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我站在铁索桥上。2、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学好一篇文章从读好课题开始,谁想带着自己的情感再来试着对对课题呢?3、通过预习,你知道本文中的铁索桥指的是哪一座桥?你对它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铁索桥名为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
4、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是历史上从内地到藏区的咽喉要道。4、(出示图片)看到这座铁索桥,想象一下,假如是你站在上面会有什么感受呢?(指名答)5、当诗人顾工站在这座桥上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二、初读诗歌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9页,自由地读一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诗句。2、诗歌一共有几小节?谁愿意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是否读 准了字音。(指名读,一人一小节)3、生字读准了,诗歌才会读得更流畅,让我们一起来来看看诗歌当中的重点词语。(出示)4、“汹涌激荡”这个词一般是形容什么的?在本文又是形容什么的呢?5、那诗人站在这座桥上看到了什
5、么,想到了什么,心情居然会像滔滔江水一样汹涌激荡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去细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齐读)三、品读第一节1、请大家默读诗歌,将诗人看到的用“”画出,想到的用波浪线 画出。2、当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他看到了什么?(指名答,板书)回答的这么准确,那你是从哪一小节找到的呢?请你读一读这一小节。3、“头上云雾、脚下白浪”,让我们也站在这铁索桥上轻轻地朗读这一小节吧。(指导读,齐读)。3、此时,索桥轻摇,可诗人的心情却是(齐答)汹涌激荡。四、品读第二节1、诗人想到了什么心情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呢?找一找有关的诗句。(指 名答)2、这让你想到了哪一个历史场景?(板书:飞夺泸定桥)3、接下来让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