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风向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综述 (配套课件).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风向标
- 资源描述:
-
1、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综述一、语言文字运用高考考点知识图解二、粤考趋势预测(一)语言基础知识1高考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变化。专题未变,但部分内容会轮空。2从考试大纲的要求来看,高考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点并没有减少,即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及字形,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实词、虚词和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句衔接等基本内容依然是考查内容。复习时对基础知识部分要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既要注意复习时间分配的均衡,也要注意适当取舍,明确主次关系,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层次脉络,从而高效有序地完成复习任务。3注重应用与实践能力的考查,选取贴近生活的题材出题。高考语文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保持民
2、族语言特色的神圣使命。基础知识作为识记与应用语言的“前沿阵地”,必然要从生活实际选取题材,促进语文的生活化,彰显语文基础学科的特质。所以,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都以侧重生活层面的内容设题,涉及贴近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因而,有必要在日常学习中对阅读内容进行合理、有序的精读,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示范意义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平日的阅读中我们要留意作品表述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逐步培养正确的语感。42012 年,广东高考应是围绕语音(字)、词语(词)、病句(句)和连贯(段)等出题。(二)语言运用1广东卷语言运用的命题,形式自由,创新度高,常考常新。(1)分值。近几年分值在呈波浪起伏后
3、有渐趋平稳的态势:2004 年 12 分,2005 年 13 分,2006 年 15 分,2007 年 12 分,2008 年 12 分,2009 年 12 分,2010 年 12 分。(2)难度。难度稳中有升。2004 年的对联仿写题,2005 年的复句仿写题,2006 年的写出关键词题、图文转换题,2007 年、2008 年的图文联想题的难度又明显高于 2006 年的图文转换题,2009 年的图文概括题难度高于往年。2010 年的图文转换题和扩展语句题难度稍高于往年。2011 年高考还要注意其他题型:推荐语、解说辞、邀请语、欢迎辞、人物评价、主题口号、画外音、颁奖辞、答谢辞、广告语、关键词
4、、网络留言、手机短信、人物介绍、临别赠言、赞美辞,等等。2稳中有“变”。情景材料变化、命题角度变化、载体样式变化越来越多。2007 年广东卷的第 22 题,要求学生围绕 2008 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不少于 40 字。该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要求图文转换,又要求学生联想;既要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又有字数限定。这相对于 2006 年的图文转换题,难度是直线上升。本题力求做到一题多考,既考查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考查了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是试题
5、命制中的“变”,即创新点。然而,语用题的命制依然保持着本质上的稳定“不变”。首先,语用题的命制方向“不变”,能力、素质立意为先,语言表达为本。如 2007年广东卷的第 23 题是 2004 年和 2005 年都出现的一道语段语义概括题,语段的内容具有浓郁的广东地方特色,但题型没有变化,是一种延续和继承,也是实现 2007 年新课改后广东高考平稳过渡的一种表现。其次,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不变”,依然考查句式,修辞,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等知识点,只是多以知识点综合为主。依然考查分析归纳、推敲语言、表达应用等能力。例如上述三题,一题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理解,简明、生动的表达,图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