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课件:3.8《兰亭序集》82张(人教新课标必修2).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亭序集 2014 2015 学年 高中语文 同步 课件 3.8 兰亭 82 新课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兰亭集序王羲之斯亭斯人两奇观序以帖传乎帖以序传乎一序一帖双绝璧亭因人名焉人因亭名焉序以帖传乎帖以序传乎一序一帖双绝璧亭因人名焉人因亭名焉斯亭斯人两奇观学习目标 1、了解王羲之生平和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到“悲”的思想感情。2、掌握重点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3、背诵并默写全文。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也包括对作家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明。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叫赠序。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
2、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作者及背景简介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号澹斋,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世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侄子。青年时期已有美誉,朝廷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他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擅长书法,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法家之中,罕有能与之相比者,被后代尊为“书 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笔意妍丽劲健,为千古书法家之范,被称为“天
3、下第一行书”,后人辑有王右军集。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王羲之逸事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
4、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逸事唐太宗李世民求兰亭集序,高价购买,乔装窃取,临逝殉葬。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
5、”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 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根据这一故事创作了一幅萧翼赚兰亭图。阎立本在画中将萧翼的机智、狡猾和辨才和尚的谨慎、疑虑刻画得非常传神,人木三分。唐太宗从辨才和尚那里得到兰亭集序真迹之后十分高兴,将其视为神品,令当时的书法名家赵模、冯承素等人临摹数本,分赐给他的亲贵近臣。唐太宗生前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曾多次题跋,死后又将其随葬。后来,
6、他的陵墓在五代时被一个叫温稻的军阀盗掘了,兰亭集序从此失传。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都是摹本和临本,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能从中看到它的风姿和神采。晤见面取取向地方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用来一个发语词与名词的组合形容时间短暂襟怀抱负这次集会的诗文地方下一等编次行军途中的驻地到达情趣长高修葺汲引牵,拉,引申为调转引见、延请拉一个,一块相同动词,把看做一样代词,与“以”组成固定结构,“用来”代词,与“托”构成名词性词语代词,与“述”构成名词性词语动词,往,达到,得到代词,那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介词,因为介词,凭借身份助词,表示范围连词,表目的,来喝酒使流使放纵,使奔驰环绕使兴起有贤德
7、的人年轻的人和年长的人大事把看做平等把看做一样尽听录音,正字音 乐 痛 悲123(1)点叙宴集盛况(乐)(2)抒发人生感慨(痛)(3)交代作序目的(悲)听录音,正字音,并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乐痛悲 1、朗诵,解决重点字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茂林修竹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所以游目骋怀毕:都,全部少:年少的;长:年长的;咸:都修:长、高以为:而成为列:依次排列;次:水边一:或所以:用来流觞曲水图兰亭集序思考:作者为什么“乐”?第一段中“信可乐也”的“乐”的具体内容指什么?思路解析作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考查的是在文本中语句中关键词的理解;然后在理解文章结构思路的基础上提取关键句;最后要
8、结合文章主旨再去揣摩“乐”在文本中的深层意思。答案 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可谓人贤,此为一乐;而聚会时是“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辰良,此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此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此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可谓赏心,此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人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会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雅事:流觞
9、曲水,列坐其次;畅叙幽情乐胜地:会稽山阴之兰亭佳节:禊事背诵指导 理清背诵思路:按照集会的 时间“永和岁在暮春”、地点“会于”、事由“修禊事也”、人物“群贤少长”;接着到四周环境“此地有.又有.引以为.”和场面的铺叙“虽无亦足以”;最后由“是日也”引起,点明当时的天气“天朗惠风”再描写游人的心境“仰观俯察足以,抒发集会的心情“信可”。第一部分依次叙述宴集的时间、地点、事由,描写了聚会的盛况,突出欢乐的基调。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二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983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2课 我们奇妙的世界拓展积累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