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重庆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9 图文转换.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高考语文重庆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9 图文转换 2015 高考 语文 重庆 专用 一轮 复习 配套 课件 专题 图文 转换
- 资源描述:
-
1、专题九 图文转换真题vs指导考点vs技法训练vs检测返回目录在教育部颁发的高考考试大纲或各省颁发的高考考试说明中,都没有把“图文转换”单独设立为考查点,“图文转换”虽然具有其独特的考查功能,但其考查目标仍然是语言的综合表达运用能力。“图文转换”因其材料呈现形态的独特性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近年高考有多套试卷涉及。“图文转换”把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综合起来考查,其载体为“表格”“图画”,核心为“转换”。这类题目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考纲在线返回目录“图文转换”题型热度很高。三年来一直集中在描述图案内容、揭示图案寓意、总结图表数据规律等方面。考查形式是由图表(曲
2、线图、饼状图、柱状图、表格等)、漫画、徽标等转化为文字,2013年有2套(江苏卷、广东卷)考查的是图表题,3套(重庆卷、天津卷、湖北卷)考查的是漫画题,2套(课标全国卷、)考查的是徽标题;2012年有1套(天津卷)考查的是图表题,3套(湖北卷、江苏卷、福建卷)考查的是漫画题,1套(湖南卷)则在作文题中结合图画。2011年有2套(天津卷、浙江卷)考查的是漫画题,3套(山东卷、湖北卷、重庆卷)考查的是图表题。重庆卷历来对图文转换题比较青睐,2013年考查了漫画,2011年考查了图表。考情透析返回目录题型具有综合性,选材贴近现实生活。易与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句式,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
3、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考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一般为主观题,分值在46分;命题时注重挖掘现实,聚焦民生热点,创设特定情境;常要求考生根据图表内容分析材料,揭示隐含信息,或进行综合评价。考情透析返回目录专题九图文转换 真题体验 12013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1)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2分)真题vs指导返回目录专题九图文转换(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字。(2分)答案 示例:(1)莫为“虚影”遮望眼(2)徒具伞影,不具伞实,看问题做事情要抓实。解析 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
4、的画面,用来说明某种观点。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对表达漫画的寓意都有提示作用。解读漫画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即漫画的寓意所在。这幅漫画主要由一只猫、一把伞及“伞影”组成。可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而得出相应的答案。真题vs指导返回目录专题九图文转换 22013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真题vs指导返回目录年龄段选项1825岁2640岁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对职业发展有益,因
5、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82%72%74%35%69%23%65%61%答案 同:两个年龄段中多数人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能让自身才干充分发挥,对职业发展有益。(3分)异:1825岁的多数人更认同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技能而不是拓展社会关系,2640岁的多数人则更认可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技能。(3分)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认识的异同”,“异”代表两个年龄段对同一选项(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认识比重),“同”是两个年龄段对同一选项(志愿行为意义)的认知水平比较接近。专题九图文转换真题vs指导返回目录真题vs指导专
6、题九图文转换32013课标全国卷 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返回目录答案“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团结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解析 解答图文转换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把握住徽标的名称及基本用途;二是要抓住图案的细节构成;三是要将图案内容和主题名称有机结合起来。该标志是“中国环境标志”,其组成部分
7、,中间是太阳、山、水,这恰恰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要保护的对象;外部是十个环,“十个环”不仅暗合环境,更突出我们要手拉手,共同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这一内涵。专题九图文转换真题vs指导返回目录专题九图文转换 4.2013天津卷 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4分)(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2分)答:_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答:_真题vs指导返回目录答案“答案”见本专题的“现场指导”专题九图文转换真题vs指导返回目录 现场指导现场指导 2013天津卷 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原题见本专题“真题体验”第4题)专题九图文转换真题vs指导教你审题审题要点
8、替其中一条鱼写一段内心独白,要仔细观察和比较两条鱼不同的处境,要设身处地地揣摩和体会。漫画的寓意即整个漫画的主旨,即它反映哪一类社会问题,蕴含了什么道理,教育人们应具备怎样的处世原则分析思路 一审审读题目,清楚答题要求。二审审视画面,弄清漫画构图,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人物(对话、动作等)、标题(玩大了)以及其他语言文字。三审审察描述,表述画面内容要注意顺序,如介绍人物可按穿着、动作、神态的顺序。四审审读寓意,要联系现实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上“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返回目录专题九图文转换真题vs指导教你答题答题有据 首先仔细观察画面,读懂画面的内容:两条鱼在鱼缸里玩跷跷板,一条鱼被甩出
9、缸外,一里一外的两条鱼肯定有不同的心理。第一问,内心独白属于心理描写,应根据两条鱼不同的位置、空间环境和遭遇、处境等,设身处地地揣摩鱼的心理。第二问,寓意的概括要在读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联系标题“玩大了”,结合生活,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进行思考,挖掘出漫画蕴含的哲理,最后概括寓意。玩跷跷板固然是一件快乐的事,但被甩出缸外,显然是一种祸端,在乐与祸之间,存在一种怎样的逻辑联系?它警示人们如何对待快乐?如何对待灾祸参考答案 示例一:(1)缸内鱼:哎,好幸运,甩出去的是它,不是我。缸外鱼:我的重量太轻了,要不也不会是这样的下场。(2)寓意:生活需要平衡;平衡产生和谐,不平衡死路一条。凡事要谨慎,
10、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得意时不可忘形,否则会乐极生悲。示例二:(1)缸外鱼:早知道玩跷跷板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我就和它玩游泳比赛了。(2)寓意:做事情要谨慎,应适可而止。生活需要平衡,平衡才会产生和谐返回目录 考点精讲 高考考查图文转换,主要有图表、徽标和漫画三种。类型一 图表所谓“图表”,是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高考卷中出现的图表类材料有表格、曲线图表、新闻图片图表、柱形图表、饼式图表等。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图表,然后设计一至两个题目,或者是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提出一条建议,等等。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对点训练】12013江苏卷
11、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5分)答:_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年龄人数作品20岁前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处女作72人95人36人7人代表作8人31人96人50人25人返回目录 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解析 首先要分析表中包含的要素:一是横向统计的年龄段,一是纵向统计的处女作与代表作在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其次,注意题干要求,“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数据,比如说2125岁的作家有95人发表了处女作,3135岁则有96人发表了代表
12、作。代表作是一个作家走向创作成熟的标志,可见这中间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 22012天津卷 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4分)(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以下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2分)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注数字媒介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答:_返回目录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 (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概括其特点并略作说明。(2分)答:_ 答案 (1)近年来各媒介综合
13、阅读率逐年上升,其中数字媒介阅读率近三年上升迅猛。(2)概括出任一种方式的任一特点,说明合理即可。返回目录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解析 图表题主要考查对图表材料的分析能力及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的能力。解答本题需注意三点: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种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出观点的关键所在。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返回目录3.2011湖北卷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4分)宜万铁路
14、开通前后恩施州公路、铁路和民航客运量对比图 (1)结论:_。(2分)(2)原因:_。(2分)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1)结论:铁路开通后,客运量超过公路、民航,成为出行首选。(2)原因:铁路出行比公路速度快,比民航费用低。解析 这个图表,主要内容为公路、铁路、民航客运量的对比。主图为柱形图,解题时要注意横坐标、纵坐标所标注的项目和数据,全面、准确地分析图中的数字以及呈现出的规律。通过对比,按设题及答题要求,概括出结论和原因。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4下面的两幅饼状图是2013年3月福布斯中文网对我国大众富裕阶层(俗称“白领”)的年龄及学历分布情况调查结果,请根据图表所反映
15、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连贯。要求:补充内容不出现图表中的具体数据。(6分)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 调查显示,中国的大众富裕阶层在年龄结构方面,_,而80后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大众富裕阶层的学历普遍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总占比超过三分之二。综合以上两图,大众富裕阶层的总体形象可以大致概括为是一群_。“60后”与“70后”占主要地位(3分)有文化的中青年人(3分)解析 回答第一句需要仔细观察年龄分布图饼,还需要注意“80后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一句,说明需要填的是什么年龄阶段占主体,很明显是“60后”与“70后”。第二
16、句是总结句,需要对白领的年龄和学历做一个总结。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类题通关】1整体认读图表。图表题应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如题目、表头、比较项目等),坐标曲线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流程图要注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读图表不能顾此失彼,遗漏信息。解读图表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述。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2.归纳认读结果。重视数据变化,数据变化往往说明某种问题;比较考题要求和图标信息;注意关键词与语言标志,如表文转换题,题干中“下表显示的是”等语句中往往含有标志性词语;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的注释
17、往往起提示作用;简要归纳概括,找出可能存在的规律性。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3依题规范作答。表述要有具体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注意特殊限制,包括“句式限制”,单句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复句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注意字数的限制,表述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表述应准确无误,选用词语要简洁得体。如表示增长趋势,可用“增长(加)了”“增长(加)到”“与同期相比,增长(加)”等表述;表明下降趋势可用“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比、分数)”表述,注意其后不能用倍数;表示程度范围可用“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所有”“约几成”等表述。专题
18、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 类型二 徽标题 徽标是带有特殊含义的图标、徽章。一般是为某一组织、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等,甚至带有宣传和鼓动性质。解答徽标一类的图文转换题,就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颜色要素一般试题中不作为重要元素来考虑,所以应重点分析图像的构成部件分别承载的含义,各元素及组合后所反映的主题。特别要注意有些元素或部件承载了多种含义。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对点训练】52013课标全国卷 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
19、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答:_专题九图文转换考点vs技法返回目录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能保护地球生态;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答出三个构图要素,给1分;每答出一种寓意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解答构图要素这个问题,只需将眼中所见图画的内容,如实客观地介绍即可:手掌(河流)、水滴、圆圈。回答图画寓意则要在整体解读图画的基础上,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解答本题应把握住向下滴的水滴、向上托起的手和圆形,还有它是“国家节水标志”。专题九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 1 2 小小的船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