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课件:第5单元 第19课《鞭贾》(《唐宋散文选读》)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宋散文选读
- 资源描述:
-
1、精 研 课 文锻 炼 思 维整体感知背景链接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员好高骛远,常常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地追求高爵位以炫耀自己。如此之势,引起了社会上一种广泛地追逐虚名而不重务实的浮夸之风,柳宗元有感于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之重,而借卖鞭者讽刺世俗之风。整体感知文脉梳理文段研读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其贾宜五十“_”通“_”,_(2)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_”通“_”,_文段研读 (3)其节朽黑而无文 “_”通“_”,_ (4)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_”通“_”,_ (5)则遬然枯 “_”通“_”,
2、_答案:(1)“贾”通“价”,价格(2)“植”通“直”,与“曲”相对(3)“文”通“纹”,纹理(4)“翲”通“飘”,轻飘飘(5)“遬”通“速”,快速文段研读 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古义:_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答案:两个词,于:介词,引出对象。是:代词,这文段研读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1)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_(2)则遬然枯,苍然白_(3)向之黄者栀也_文段研读 (4)泽者蜡也 _ (5)鞭折而为五六 _答案:(1)动词活用为名词,手握的地方(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白(3)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栀子染(4)名
3、词活用为动词,打蜡(5)数词活用为名词,五六节文段研读 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贾 其贾宜五十 _ 鞭贾 _ 以求贾技于朝 _ 长袖善舞,多财善贾 _答案:贾:“贾”通“价”,价格 名词,商人 动词,卖,这里引申为“献”动词,泛指做买卖,经商文段研读5【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句式:_译文:_(2)持以夸余句式:_译文:_文段研读 (3)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句式:_译文:_ (4)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句式:_译文:_答案:(1)状语后置句;用五十还价时,他就笑弯了腰 (2)省略句;补充完整为“持(之)以夸(于)余”,拿着鞭子来向我夸耀文段研读
4、 (3)判断句;(原来)过去的黄色是用栀染的,光泽是用蜡打出来的 (4)省略句;补充完整为“后出东郊,争道(于)长乐坂下”,后来有一天从东郊出城,在长乐坡下与人争道文段研读文段研读 筛选概括 6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鞭质地极差的一组句子是(B)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 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 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则遬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 吾爱其黄而泽 AB CD文段研读 7“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五万而后可。”这是从哪个方面描写鞭贾的?请具体分析一下动词的妙处。答案:从动作和神态两方面对
5、鞭贾进行描写,把鞭贾在讨价还价中的虚假和奸诈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他们那种装腔作势、诈骗牟利的形象刻画得极其逼真。其中动词“伏”字用得好,意为“弯腰”,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文段研读 8作者在对鞭的描述时进行了由色泽到质地的描绘,这样写有什么意义?答案:作者先是对鞭的外表进行了具体地描绘,折鞭之后,又用“空空”“粪壤”等词对其质地进行了表述,为下文揭示朝中官员的本质做铺垫,更加深刻地揭示一部分官员的精神实质。文段研读二、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余曷不至于公卿“_”通“_”,_答案:“曷”通“何”,为什么文段研读 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216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