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教版课件:3.3 蜀 道 难 (共37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教版课件:3.3 蜀道难 共37张PPT 2018 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必修 四苏教版 课件 3.3 37 PPT
- 资源描述:
-
1、诗从肺腑出蜀道难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这首诗大约是在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时所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初,因受推荐任翰林供奉,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殁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
2、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其作品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伟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出现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有李太白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有些乐府诗可以真正地称为抒发情怀
3、的诗,许多诗人如鲍照、杜甫、白居易、元稹、皮日休等,都写过不少优秀的乐府诗。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辨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滚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使回转;回旋)(2)名词作动词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原指水击打在岩石上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用,冲击)(3)为动用法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愁)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名词作状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上,在上面;下,在下面)
4、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向西)(5)形容词作名词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雄鸟;雌,雌鸟)5.记特殊(1)介词短语后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难于上青天”即“于上青天难”,意为“比登上青天还难”)(2)宾语前置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代词“胡”充当介词“为”的宾语,前置)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6.积名句(1)李白蜀道难中“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2016全国甲卷)(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016天津卷)(3)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
5、,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2015安徽卷)(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015浙江卷)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5)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2014新课标卷)(6)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2014重庆卷)(7)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2013四川卷)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目标一】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1.全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提示全诗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主线贯串始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是全诗咏叹
6、基调的重要体现。统观全诗,诗人的感叹思路是:先叹蜀道之高,再叹蜀道之险,最后感叹蜀地战祸之乱。这三叹分别渗透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的字里行间。2.诗中引用蚕丛、鱼凫、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等神话传说有何作用?提示突出开辟之难和高危难行,又增神秘色彩。3.为什么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呢?用文中典型的语句来表述。提示“噫吁嚱!危乎高哉!”“畏途巉岩不可攀。”“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4.主旨句三次出现,所在位置和具体内容都有变化,体会这三句话的具体作用。提示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再次强调蜀道之难
7、行,把诗歌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受。5.作者写有关“剑阁”的内容,其意图是什么?提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目的是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目标二】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及语言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里的用典有何作用?提示诗人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悠久迷茫的历史时间领域。一方面,从时间的悠远上加强了诗的感染力量;另一方面,经过这番渲
8、染,激发起读者对蜀地情况的好奇心。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提示运用了夸张、拟人、反衬等手法写出了蜀道的难行。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以能翻越?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3.诗歌中对那位“君”假定的友人劝阻“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开始,到对友人的质问“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结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作者在诗歌开头极言蜀道的高,接着又极言蜀道的险。这些具体的描绘,形象生动地画出了山川的形态。但作者仍觉得不够到位,又用“劝阻”“质问”友人这种虚幻的笔法,从侧面烘托了自然景物的雄奇险峻。问题
9、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4.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结合诗句分析。提示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5.本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色?试加以概括。提示善用反复。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夸张到极致的技巧。多样的诗歌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神秘的传说。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蜀道难一诗,着力描绘了入蜀道路上壮丽雄险的山川之景,想象奇伟,感慨丰富;诗中的描绘,既是蜀道之景,又是诗人想象的意象,那么你认为诗中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感情呢?提示本题是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的分析。注意结合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另外必须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加以揣摩。问题导思多维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302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