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13.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字文 小学语文 课外 拓展 阅读 千字 13
- 资源描述:
-
1、假途灭虢,践土会盟。注释假:借。践土:地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译解 晋献公借道虞国去消灭虢国,晋国灭掉了虢国,在回来的路上又顺势把虞国也灭了。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订立盟约,被公推为盟主。假途灭虢 春秋时期,晋献公打算出兵讨伐虢国(今河南陕县)。为此,晋军将要经过虞国(今山西平陆县)。晋国大夫荀息建议晋献公将美玉、良马赠送给虞国国君,请他同意晋军借道。 晋献公开始并不愿意,认为美玉、良马是晋国国宝,不能送给别国。荀息意味深长地说:“如果能借道虞国,良马、美玉不过是暂时寄存在虞国的国库里罢了,还怕丢失吗?”晋献公一听,恍然大悟,立即派荀息带着美玉和良马,拜见虞国国君。 虞国国君得到晋国送来的国宝,
2、十分高兴,不听大臣的劝告,不但同意让晋军借道,还自愿做攻虢先锋。当年夏天,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使晋军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道。 过了几年,晋又故技重演向虞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苦苦劝谏说:“虞虢两国是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如果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会遭殃,千万不能借道给晋军啊!”虞国国君已被美玉和良马冲昏了头脑,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的,对宫之奇的话置若罔闻。宫之奇不忍遭受亡国的屈辱,只好带着家眷出逃了。 果然,晋军在灭了虢国之后,回师虞国,顺手牵羊,发起突然袭击,将虞国君臣一网打尽,还收回了赠送给虞国的美玉和良马。 这一历史故事后来演变成三十六计中的“假途伐虢”之计。拓展 三十六计又称“三十六策
3、”,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是一部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何遵约法,韩弊烦刑。注释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韩:韩非。弊:毙命,死亡。烦刑:苛刻的刑法。译解 萧何遵循简约刑法的原则,制定了律法。韩非子最终惨死在他自己所主张的苛刻刑法之下。来源:学科网ZXXK约法三章 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刘邦和项羽就是归属于楚怀王的反秦将领。 有一天,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你们谁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向西路和北路进发。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
4、了几场胜仗,顺利进入关中。 不过,刘邦进入咸阳城后,却显现出原本贪酒好色的本性,一直待在宫里不肯出来,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等到张良去劝他,他才恍然大悟,赶快召集关中父老、英雄们开会,和他们订了三条约定:第一条,杀人者死;第二条,伤人者判罪;第三条,偷盗者判罪。同时,他宣布废掉秦朝苛法。百姓们得知后都很高兴,四处宣传:“如果沛公可以回到关中,那么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刘邦很顺利地收买了关中的人心。 后来,汉丞相萧何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当时情况的内容,制成律法共九章。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中烦琐、严酷的部分,使法令更简明公正。这是汉朝制定律令的开端。拓展
5、韩非是韩国的贵族,战国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因为自己的思想得不到韩王的认同,就拜托他的同学李斯把韩非子一书推荐给秦王。秦王看了很喜欢,就想召韩非到身边委以重任。李斯嫉妒韩非,就说韩非的坏话,还怂恿秦王杀了韩非。不久,韩非就吞吃了李斯派人送去的毒药,一命呜呼了。可叹这位精通法术权谋的大思想家,却终究逃脱不了法术权谋带来的灾祸。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注释起翦颇牧:指战国时的四位名将,即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宣威:传播声威。丹青:朱红色与青色的颜料,这里指史册。译解 白起、王翦是秦国的名将,廉颇、李牧是赵国的名将,这四位将军用兵最高明,作战最精通。他们的声名远扬,连北方沙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