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二轮考复习前三个月课件:第二章 一文两练 第五篇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版高中语文二轮考复习前三个月课件:第二章 一文两练 第五篇 2018 高中语文 二轮 复习 三个月 课件 第二 第五
- 资源描述:
-
1、第五篇 金陵怀古古诗鉴赏第二章 一文两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许 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注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景阳:宫殿名。陈后主当年于此被擒,陈朝灭亡。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音曲中覆灭,奠定了全诗伤感的感情基调。B.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诗人伏案,想象金陵远近高低是松楸荒坟,残宫禾黍。当年盛极一时的南朝,已成为历史陈迹。C.前两联在叙述
2、上采用倒装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感想的眼前景物,突出了陈朝灭亡的历史教训。D.颈联使用比喻手法,概括了世间的风云变幻,通过描写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E.这首诗精于锤炼字句,首联“残”和“空”从文化和军事两个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形象生动;“合”字富有气势,表现力极强。12答案解析原题训练122.这首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在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答案答案(1)对金陵昔盛今衰、繁华已逝的变迁之叹,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的慨叹。(2)尾联的“豪华尽”与首联的“王气终”遥相呼应,使中间的写景有了依托,卒章显志。1.下列
3、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歌首句中的“玉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历来被称为亡国之音。B.第二句写外敌合兵围攻景阳宫,而陈朝戍守将士不知去向,一个“空”字,直接表现出陈朝的腐败状况。C.颔联描写了金陵的松楸荒冢、残宫禾黍的凄凉衰败景象,以哀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南朝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D.颈联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描写石燕拂云、江豚吹浪的风云晴雨变化,表现了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E.这首诗很讲究炼字,例如颈联中的“拂”字描写出石燕掠雨穿云的轻盈姿态,“吹”字表现了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12答案解析追加训练122.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答案答案(1)由点到面,由陈朝灭亡扩展到六朝兴衰。(2)由虚到实,由六朝的世事多变写到当今的江山不改。(3)以景结情,历代的英雄、豪华都已成过去,能留下来的只有那苍茫的群山。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4.2 局部的完善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