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2021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古代 诗歌 习题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乡书何处达?(gu yn)_洛阳边。(4)(k tng)_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ji.sng zh归雁 枯藤2为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杨花落尽子规啼()A.哭 B.叫 C.大喊(2)我寄愁心与明月()A.邮寄 B.给予 C.托付(3)枯藤老树昏鸦()A.黑色 B.昏迷 C.黄昏(4)星汉灿烂()A.银河 B.星星 C.星和月(5)次北固山下()A.一次 B.停宿 C.游B.CCAB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B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D.断肠/人在/天涯。D4把下面这些句子重新排列,意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杨花落尽、杜鹃啼声声的时节他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李白十分担忧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李白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A.B.C.D.C5根据提示默写。(1)诗人往往会抓住一些意象的信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写“明月”的句子:,_。(2)观沧海中直接描写沧海的水势的诗句是_,_。(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的诗句是_,_,_。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水何澹澹
3、洪波涌起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 ,末年 家、家、人。他的诗以 见称。(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作者是 ,是 代诗人。(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 ,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姓名),字 ,号。(4)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 ,“秋思”是 ,作者是_。曹操 孟德 东汉 政治 军事 诗 慷慨悲壮王湾 唐李白集校注 唐 太白 青莲居士曲牌名 题目 马致远(一)观 沧 海曹 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4、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_”。写景时,先写岛上的_,再写海面上的_,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观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8这首诗写景富有特色,诗人注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举例赏析。示例动静结合。“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是动景,描写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等是静景,衬托沧海的气势。9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内容描述出来。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5、西。10本诗开篇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杨花落尽”展现了暮春之景,给人以飘零落寞之感;“子规啼鸣”悲哀凄惨,以景衬情,营造了一种伤感、愁苦、凄凉的氛围。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表情达意,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信使,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二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三运用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的写法,把望明月所见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对朋友的挂念和同情。12曹操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318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