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7

类型2021高考语文浙江版一轮课件:专题七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ppt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33811
  • 上传时间:2025-11-06
  • 格式:PPTX
  • 页数:37
  • 大小:197.7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高考语文浙江版一轮课件:专题七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2021 高考 语文 浙江 一轮 课件 专题 句式 选用 变换 常见 修辞 方法 正确 运用
    资源描述:

    1、清单一常见的句式 句式,指句子的结构形式。现代汉语的句式十分丰富,常见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疑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1.长句和短句句子有长有短。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长句和短句各有各的表达效果。长句的表达效果是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的表达效果是简洁、明快、有力。长句主要用于议论、描写之中,多为考点清单书面语;短句主要用于紧急场合、演讲词中,多为口语。长句化为短句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如

    2、: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的亲身经历。可化短句为: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他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2)把联合成分拆开,重复跟联合短语相配,形成叠用句式,变成复句里的几个分句。如: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主义方法,是共产党、工人阶级、人民和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可化短句为:

    3、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主义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3)如果一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和它前面的几个并列式的修饰语之间存在着解释或总分关系,则可把此句变换成一个解说复句。如:从严密的综合科学体系讲,最基础的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物理和指导我们推理、演算的数学这两门学问。可化短句为:从严密的综合科学体系讲,最基础的是两门学问,一门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物理,一门是指导我们推理、演算的数学。(4)把长句附加成分变成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代表它。如:无产阶级必将战胜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4、一定能够在全世界实现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可化短句为:无产阶级必将战胜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在全世界实现,这个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以上几种情况常常结合起来考查和运用。将短句变长句,主要是将几个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紧缩为长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将其余内容有序地变成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等。如将以下几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我们要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我们要坚持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的方针。可改为: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学习、引进

    5、外国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2.主动句和被动句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那么这样的句子就叫被动句。主动句包括一般主动句和“把”字句两种,“把”字句中“把”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被动句中“被”所构成的介宾短语也作状语,有时“被”后的对象省略。构成被动句有四个条件:(1)动词是表示动作意义的及物动词。如“那棵树叫他砍了”。如果是非动作动词,如“是”“有”等,就不能构成被动句。如“我们有书”不能说成“书被我们有”。(2)主语表示的受事者必须是指定的人或事物。可以说“那本书被他撕破了”,不可以说“一本书被他撕

    6、破了”。因此,“他丢了一本书”不能说成“一本书被他丢了”。但是“他丢了那本书”却可以说成“那本书被他丢了”。如果单说“衣服全被露水浸透了”,那这里的“衣服”是指定的,而不是指任何衣服。(3)除了“被所”“为所”格式,被动句动词后面一般要有别的词语。有的要带结果补语,有的要带宾语,有的要带助词“了”“着”“过”,只有少数双音节动词后面可以没有其他词语,如“这句话可能被人误解”。(4)表示否定、时间等的副词以及助动词要放在“被”字前面。如“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大概被朋友留下吃午饭了”。主动句和被动句互换,主要考点是主语和宾语的变换:主动句变为被动句,将主动句的宾语变为被动句的主语,主动句的主语放

    7、在“被”之后构成介宾短语作为被动句的状语;被动句变为主动句,将被动句的主语变为宾语,将“被”所带的对象变为主语,去掉“被”字。如“我们引进了新技术”一句改为被动句,可改为“新技术被我们引进了”。3.肯定句和否定句同一事物的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断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判断表示。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这两种句式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语意的轻重强弱有差别。一般来说,否定句的语意比肯定句轻些、弱些。如:他回答得好。他回答得不差。否定句有两种类型:单重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单重否定句只有一个否定词。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先后连用两个否定词,如“没有不”“不不”,也可

    8、以用一个否定词加上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反问语气。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试比较下面两句:古往今来,凡是坚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领导都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古往今来,没有坚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领导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有的双重否定句可用来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如“同来的人都知道,他不会不知道吧”这句话如改成肯定句,便没有委婉的语气了。肯定句、否定句转换的原则是不能改变语意。转换的思考点是否定词的运用:肯定句变为单重否定句,则将关键词语变为带否定词的否定性短语;肯定句变为双重否定句,则用双重否定词对其谓语进行限制。将否定句变为肯定句则去掉相关否定词。如将“他的学习成绩好”改为单

    9、重否定句,则可改为“他的学习成绩不差”;改为双重否定句,则可改为“他的学习成绩不可谓不好”。又如将“不经过批准是不得动用流动资金的”一句改为肯定句,则可改为“只有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4.单句和复句单句与复句的转换主要是根据意义关系改变语法结构。单句变复句的主要情况:如果是几个简单的单句,便可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组成复句,即通过关联词语来勾连分句的意义,使之成为一个有整体意义的表意单位。如果是结构复杂的单句,便把复杂的成分提取出来,构成具有几个主谓结构的表意单位。单句变为复句后,表意更有整体性、逻辑性、严密性。复句变单句的主要情况:将分句抽出来变为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的一个个小的表意单位,但要

    10、根据意义加上恰当的主语等,还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复句变单句后,取消表意的整体性。5.常式句和变式句句子的结构有一定的形式,词语在句子里的位置也有一定的次序。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语在后;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我们把句子成分或分句居于经常的、一般的位置的句子叫常式句。有时为了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可以改变句子的结构形式,可以改变词语在句子里的排列位置,这就形成了变式句。常见的变式句有两类:一类是单句成分的一般次序变成特殊次序,一类是偏正复句中分句的一般次序变成特殊次序。前者包括主谓倒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后者主要包括因果倒置句、转折倒置句、条件倒置句、假设倒置句

    11、等。(1)单句成分的一般次序与特殊次序的变换。主谓倒置。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一般语序。如果次序相反,就是主谓倒置。这种现象常见于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如:常式句:你怎么了?变式句:怎么了,你?主谓倒置往往是为了强调谓语,或由于说话急促而先说谓语,然后说出主语。变换方法是将谓语提到主语之前,谓语后面加逗号,句末仍用原句的句末标点。定语、状语后置。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面,这是一般的语序。如果次序相反,就是定语、状语后置。如:常式句:房后河边上有许多好看的红的、黄的、粉的石子儿。变式句:房后河边上有许多好看的石子儿,红的、黄的、粉的。常式句:我匆匆地逃回四叔家中。变式句:我逃回四叔家中,匆匆

    12、地。定语、状语后置往往是为了使定语、状语更加突出,让人们对倒置的成分有深刻的印象,或者是为了调整语句结构,使语言简洁有力。变换方法是将定语或状语移到句子的末尾,在定语或状语之前用逗号,句末仍用原句的句末标点。(2)偏正复句中分句的一般次序与特殊次序的变换。复句包括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类。复句中分句的一般次序与特殊次序的变换只限于偏正复句,不涉及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中分句的一般次序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有时为了强调正句所表达的内容,就将正句放在前面,偏句放在后面,这就形成了特殊的次序。次序变换后,常将原来正句中表关联的词语去掉,原来偏句中表关联的词语予以保留。如果原来偏句中没有关联词语,有时还要补

    13、出来。因果倒置的例子:常式句:因为虫害严重,所以今年棉花减产了。变式句:今年棉花减产了,因为虫害严重。转折倒置的例子:常式句:他虽然有病,但还是坚持学习。变式句:他还是坚持学习,虽然有病。条件倒置的例子:常式句: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都能按时到达岗位。变式句:他总能按时到达岗位,无论天气多么恶劣。至于其他偏正复句中分句的一般次序与特殊次序的变换,可依照上面的例子进行。6.整句和散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整句主要是排比句、对偶句等,散句主要是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整句和散句各有特点。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

    14、意义鲜明。这种句式在散文、诗歌、唱词中应用较广,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深刻、鲜明的印象。散句比较灵活,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则兼二者之长,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如: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呢?整句和散句互换的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用词。整句改为散句,可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散句改为整句,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相关内容构成整齐的句式;或对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进行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如将上例中的“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

    15、,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改为散句,则为“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深思”。再如: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将这一散句变为整句: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儿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清单二常考修辞方法1.比喻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如“这栋房子就像是楼房”就不是比喻;二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如“你笨得就像不会动脑筋的桌子一样”就不恰当,本体和喻体之间缺少相似点。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应看它是

    16、否具备这两个条件,不能只看有没有比喻词。下面的几种情况,句中虽有比喻词,但却不是比喻句:(1)同类事物相比较。例如:她长得很像她的母亲。(2)表示猜测。例如:远远地看见一座椭圆形的建筑,像是体育馆。(3)表示想象。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仿佛一下子成了一位威武的戍关将士。(4)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中国,在党的阳光的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另外要注意两点,一是本体和喻体感情色彩要协调。例如:一大碗滚圆滚圆的汤圆就像一个个圆溜溜的白色药丸。(本体和喻体感情色彩不协调)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当。(本体和喻体感情色彩不协调)二

    17、是当以人或人体的某一部分作为喻体时,切不可误认为是拟人。例如:夏天是个热情似火的女郎。(暗喻)狗的舌头热乎乎的,好似一个温柔的手掌。(明喻)比喻常见的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三者之间的区别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是明喻或暗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明喻和暗喻的区别是:明喻的比喻词是“像”“仿佛”等,暗喻的比喻词是“是”“成了”“变成”等。例如:(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明喻)(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的山水画。(暗喻)(3)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借喻,以“暴风雨”来比喻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三者中,暗喻又有如下变体:(1)

    18、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人多主意多,柴多火焰高。(2)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这里是花的海洋。(3)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书籍人类的朋友。北京祖国的心脏。比喻的作用: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深入浅出。2.比拟比拟的修辞方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不少同学能准确地辨别并灵活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但对拟物却往往辨别不出来,有时甚至把二者混淆了。其实,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而拟物则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例如:(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拟人)(2)远处的敌人张牙舞爪地

    19、扑了过来。(拟物)这里应特别注意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描写的拟物方法。如“一台高高的挖土机,伸长脖子,张大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满一车河沙”。这里把挖土机当作动物来描写,赋予它动物的特征,而不是让它具有人的感情、动作,所以,我们不能将它和拟人弄混。比拟的作用:正确运用比拟,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3.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特征代本体。例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2)具体代抽象。例如:唾沫能够淹死人。

    20、(3)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4)专名代泛称。例如:现在出现如此之多的郭美美,是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失误所致。(5)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7)材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是古代制镜的材料,在此用来代指“镜子”)借代的作用:可以以简代繁,突出形象,具体生动,引人联想。运用借代时应注意: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4.夸张根据表情达意的

    21、需要,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有意做扩大或缩小的“言过其实”的描述,这种修辞方法叫夸张。夸张可分为三种类型:(1)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说话总扯起嗓门,人们在一百里外也能听到他的声音。(2)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

    22、如: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夸张的作用:表明作者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共鸣;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启示;创造气氛,引人联想。运用夸张时要注意以下三点:夸张不是浮夸,而是合理的夸大,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下面运用的夸张就不合理:同志们,你们看,我们的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夸张要明显,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运用夸张时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应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5.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相似、相关或相承意思的修辞方法。对偶就上下联(出句、对句)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分为以下三种:(1)正对:上下句从两个角度、

    23、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2)反对:上下句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敌人害怕你静若悬剑,人民信赖你稳如磐石。(3)串对:上下句内容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因果、条件或假设等方面的关联。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与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

    24、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宽式对偶只要“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即可。对偶的,一般是两个句子,如以上各例;也有的是句子成分。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鲁迅伪自由书前记)对于他们,第一步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表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格叫排比。排比从结构上分为四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5、。(2)句子排比。例如: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生活是一首诗,充满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排比的作用: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文意贯通,语势强劲;条分缕析,说理严密透彻;抒情酣畅淋漓。7.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的修辞方法叫反复。例如:等待着,等待着,载着你的遗体的灵车,碾过我们的心;等待着,等待着,把一个前线战士的崇敬,献给你。四次反复使用“等待着”,表达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悲痛之情。反复的种类:(1)接连反复。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2)间隔反复。例如

    26、: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友邦惊诧”论)反复的作用:用于说理,起强调作用;用于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段分层;加强节奏感,增添旋律美。8.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修辞方法,叫设问。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国际歌)社会主义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27、设问的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掀起波澜;有时起到领起或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9.反问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的意思包含在问句里的修辞方法,叫反问。反问常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这也不足为奇。那时候的水井差不多全是这样的,那些窝儿是为了掏井工人上下方便,这又说得上是什么秘密呢?(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反问的作用: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印象。方法1句式变换的解题技巧及注意事项1.句式变换解题技巧领会总体句意。仔细阅读给出的句子,要看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明

    28、辨句式结构。单句要抓住句子的主干,搞清每个语句提供的表述角度,看清关键词前后的修饰限制关系。复句不仅要明确表述中心,还要明确句间关系。搞清句式特点。句式的变化会影响结构、语气、修辞等内容,这也是命题的出发点,所以一定要把原句的句式特点搞清楚。理顺表述顺序。不论是长短句还是整散句之间的变换,都需要首先确立表述主体,然后围绕中心进行表述。要善于利用各种关联词语、指示代词方法技巧组织前后语句,按照人们接受信息的规律进行排列,使之简明而连贯。2.解答句式变换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长句变换为短句,一般是找出句子的主干组成一个中心句,将修饰成分分层次独立成句;短句变换为长句,则找出或组成一个中心句,将其他

    29、句子的内容变成修饰成分归到中心句里去。肯定句与否定句变换,要特别注意否定的次数,一重否定表达否定的意思,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散句变换为整句,变换后要形成排比或对偶。陈述句与疑问句的变换,要注意反问句的特点:肯定的形式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形式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不管句式怎么变换,语意不能改变。如果句式变换以后语意改变了,那么这种变换肯定不对。方法2句式仿用的解题技巧仿用句式,是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仿写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为基础。句式仿用不断出现新的题型,已经成了语文高考的热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例 仿照下列画线部分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衔接一致

    30、。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爱心是。解析 从题干看,此题的要求是“仿照下列画线部分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且“使前后语意连贯、衔接一致”。强调“两个”是为了与例句构成排比句,强调“语意连贯、衔接一致”是为了与例句构成一个意思完整的语段。前者着眼于句子形式,后者着眼于句子内容。这便是题目的显性要求。还需注意题中“仿照”的隐性要求,分析画线句的话题、句式、修辞、结构、手法、色彩、逻辑、表达等。答案(示例)(爱心是)一缕春日的暖风,使濒临绝望的人看到人生的希望(爱心是)一片夏日的绿茵,使疲惫不堪的人得到旅途的休憩句式仿用类题,首先,

    3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其次,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其在以下九个方面的特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仿句”。1.话题。即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还应把握文句的中心主旨,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保证仿句句意与原句句意一致。如例题画线句的前提句是“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显然话题应是“爱心”,句子的主旨是强调爱心的美好作用。2.句式。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句式包括陈述句、

    32、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单句、复句等。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等。从上例来看,例句的句式为使动句,且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分句为比喻性判断句,后一分句为使动式兼语句。3.修辞。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格,正符合高考中提出的“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的内容。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等,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4.结构。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部分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相同。从上例来看,前一分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为“主+是+宾”,宾语为双

    33、限制的偏正短语,前一限制为数量词,后一限制为季节性名词;后一分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为“使+的人(兼语成分)+谓动+宾语”,兼语部分为偏正短语“的人”,宾语部分也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仿句的结构均应与例句一致。5.手法。仿句有时要运用一些特定的表现手法,有时题干有明确的要求,而多数情况下题干不一定有明确的要求,但仿写时也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抑扬等。6.色彩。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色彩要和谐,包括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如原句词语的褒贬、雅俗,感情的忧伤、喜悦、沉重、明快、赞美、讽刺,等等。上例中的“冬日”“感到”均是书面语言,“温暖”属褒义词,仿句就该配以“春日”“看到”“希望”等与之色彩相吻合的词。7.逻辑。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事理、合乎逻辑(前后两句之间不能矛盾)。如上例中,“阳光”使人“感到”“温暖”,仿写时我们就可以写“暖风”使人“看到”“希望”,“绿荫”使人“得到”“休憩”,等等。8.表达。仿句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比如上例中,不能出现类似“爱心是一缕温柔的暖风,使傲然挺立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的说法。9.字数。题干中如有字数要求,则仿句还应注意,全句、各分句及结构成分的字数均应与例句相应部分的字数相当。此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韵味,内容要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高考语文浙江版一轮课件:专题七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381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