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己亥杂诗(其五)课件(部编七下语文).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己亥 课件 部编七下 语文
- 资源描述:
-
1、己亥杂诗【龚自珍】(17921841年),字璱人,号定盫。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代表作】定盫文集。走近作者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写作背景思绪万千的他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整体感知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
2、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的马鞭落花结合注释,翻译文本大意: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京城,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夕阳西沉、黄昏将至,更添一种日暮穷途的感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细节探究吟鞭东指即天涯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愁别绪、怨恨以及失落感交织在一起这两句抒写离京时的心境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落红不是无情物
3、,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这两句以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落红不是无情物”,以花自喻,移情于物,已是胜人一筹;“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新生命的讴歌,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了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成为传世名句。这首诗以“落红”自喻,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满腔热情和献身精神。小结己亥杂诗(其五)以“落红”自喻,寄寓爱国情怀叙事浩荡离愁,黯淡宦情抒情不甘退伏,憧憬未来板书设计1.背诵课文,并用楷书默写。2.摘抄积累诗文名句。随堂训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三语文配套课件:4.21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