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7届浙江高三语文大一轮3读3练:第8周周5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步步高2017届浙江高三语文大一轮3读3练:第8周周5 WORD版含解析 步步高 2017 浙江 语文 一轮 周周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名人小传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商鞅被诬陷谋反,尸体处以车裂后示众。商鞅:谁的成败鲍鹏山(一)公元前361年,响应着秦孝公的号召,商鞅来到秦国。经过几番面试,终于获得信任,准备推行变法。可是秦国保守势力太强大,既得利益集团太顽固,要变革,先得造变法的舆论。于是,一场由秦孝公主持的高端辩论会事实上是一场高层大论战,在孝公的宫廷开幕了。辩论主要是三个人:主持改革的商鞅,反对改革的秦国权贵代表甘龙、杜挚,支持改革的秦孝公担任裁判。秦孝公既然已经有了立
2、场,商鞅就不算孤独,事实上还占着优势。但是,秦孝公作为裁判,不能帮着他辩论,一对二,商鞅应该还是有些吃力。但没想到,这次辩论近乎一边倒,商鞅面对的这两位秦国贵族理论家,看起来阵营豪华,最终却被证明,他们不过是鱼腩队,在商鞅面前,他们溃不成军,被打得满地找牙。根据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和刘向新序善谋上的记载,在秦孝公致开幕词后,个性躁急而胸有成竹的商鞅首先发言:犹犹豫豫的行为不会成名,犹犹豫豫的事业不会成功。您此前定下的变法理念,施行它,不要怀疑,不要顾忌天下人的议论。何况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謷于民。就像俗语说的:“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可与乐成功。郭偃
3、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什么是法?对人民有利的就叫法;什么叫礼?有利于事业的就叫礼。所以,对于圣人来说,只要可以治国,不法其故;只要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看商鞅的这番演讲,圣贤语录、民间俗语、名言警句喷涌而出,平心而论,他还真是一个大演说家,颇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风采。我们稍微把他的这番演讲做一番整理,你会觉得他说的真是有理有据:第一,做事不能犹豫不决,做人不能优柔寡断。第二,智慧和道德高出常人的人,命中注定要被人非议和污蔑,不必在意。第三,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人多不是力量,真理才是力量。敢于坚持真理的人才有力量。第四,大多数人资质平平,德行一般,智不能料
4、事,德不能担事;眼光不能看得远,胸襟不能容得多。所以,这些人不是我们事业依靠的力量,恰恰是我们需要抵制的阻力。第五,做小事,可以和众人商量;做大事,只能自己决断。第六,法也好,礼也好,其本质不在于一些条文和制度,而在于这些条文和制度背后的价值治国和利民。价值永恒,条文和制度随时可变。看了他这六层道理,我们还不得不佩服:说得真好。并且,正如商鞅所说,它们来自于“俗话所说”或古人的名言也就是说,它们是社会事实的总结,是古老智慧对历史经验的概括。因此,他不仅说得有理,还说得有据,并且他这六层道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说得慷慨激昂,富有激情。在这样的一番裹挟着名言警句的集束轰炸面前,本来就没有道德优势
5、和知识优势的甘龙、杜挚一下子就被炸得晕头转向,只能被动挨打,最后丢盔卸甲,一败涂地。我们也一样,看到这一番宏论,立即佩服得五体投地,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商鞅赢了。一场由他设计、由他主导的改革在秦国拉开了序幕。(二)但是,十九年后,商鞅输了,输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但是又一个“但是”我们今天的历史教材和一些学者常常这样告诉我们:虽然商鞅本人失败了,他的政策却在秦国取得了成功,秦国终于灭尽六国,一统天下。那么,秦国灭了六国,到底是谁“成功”了呢?六国当然失败了,六国的老百姓从此必须忍受更加残暴的政权,也失败了。但是,秦国人民赢了吗?他们赢了什么?结论是:只有嬴氏一姓赢了。(三)不。我们再稍微耐心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63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8 古诗二首名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