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本溪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参考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38512
  • 上传时间:2025-11-0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7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本溪 高中 2023 2024 学年度 高考 适应性 测试 语文 参考答案
    资源描述:

    1、本溪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参考答案(含解析)1D 2B 3A 4要正确理解“知行合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并指导自己行动;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善于调查研究,了解症结所在并洞察全局;要敢于担当,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勤于磨练,善于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5材料一主要论述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影响以及实践意义,材料二则论述了怎样做到知行合一;材料一侧重于理论论证(理论分析),材料二侧重于事实论证(例证)。【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显然把行放在比知更重要的地位之上”错误,原为相关内容为“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即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

    2、要在事上磨练、在实学中求知”,没有说明谁更重要,选项于文无据。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思想内涵高度契合”错误,原文为“知行合一,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以天为则,以民为本,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不是“内涵高度契合”。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该项是知行的区别,表现知行分离。不能支撑“知行合一”观点。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实践发展

    3、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反之,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可知,要正确理解“知行合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并指导自己行动;结合“知行合一,事上磨炼。首先是具备调查、洞悉全局的能力”可知,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善于调查研究,了解症结所在并洞察全局;结合“敢于担当,碰到事不怕事,而且敢于迎难而上”可知,要敢于担当,勇于面对,迎难而上;结合“越是迎难而上,越是敢于担当,后来他遇到的困难越是迎刃而解。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力量,强大的知行合一的智慧”可知,勤于磨练,善于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知行合一

    4、作为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进一步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强调了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的重要性,对后世进步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影响深远孙中山结合中国革命需要,提出了知难行易说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则进一步发展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思想,坚持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知与行两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具体来看,一方面是知行:即认识指导实践,确保方向与目标的正确性;反之是行知:即实践决定认识,检验理论与制度的正确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

    5、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实践活动,高度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精神指引”,主要论述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影响以及实践意义;材料二,“知行合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口诀,叫做事上磨事上磨炼。首先是具备调查、洞悉全局的能力,然后就是敢于担当,碰到事不怕事,而且敢于迎难而上”,论述了怎样做到知行合一。材料一,结合“阳明心学的知行思想主要有三层涵义: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知与行,实际上就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加深对知、行的认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等内容可知,侧重于

    6、用道理分析,是理论论证;材料二,“王阳明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上任第一天他越是迎难而上,越是敢于担当,后来他遇到的困难越是迎刃而解。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力量”,举例证明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侧重于事实论证。6B 7A 8“揪”指的是抓住并扯出,这里用“揪”字表现了巴尔扎克在分析、批判、使用这些素材时强而有力、随意自如、毫不费力,表达了对巴尔扎克对社会万象的深刻洞察的高度赞扬。 9作者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多次运用“不是”“而是”“以及”“就是”等词语,加强语气,通过反问,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做出这样的评价,具体而生动

    7、。【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浪漫主义精神”错,应是“现实主义精神”,因为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间喜剧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B.“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成就与声誉远在二人之上,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比其他两位作家更有个性”错误。根据原文“天赋的自由而强壮的本性”“理智在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特权”“面带微笑,心胸爽朗,摆脱开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不像莫里哀,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起憎世之心”可知,作者把巴尔扎克与莫里哀和卢梭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把此判现实主

    8、义特色,并且与两位作家有根本的不同。C.“排比句、比喻句,使文章的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震撼力”错误。比喻句的表达效果是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是语调铿锵、激昂慷慨,而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应是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D.“这篇葬词语言质朴”错误。根据原文“一本有生命的、有光亮的、深刻的书”“高大而又坚固的作品”“熠熠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等可知,这篇葬词的语言应为“语言华丽,有文采”,而非“语言质朴”。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首先写出词语的字面意思,其次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运用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效果,最后结合文章主题

    9、写出运用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情感。根据原文内容,“揪”的意思是紧紧地抓,抓住并扯出。根据原文“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可知,“揪”指的是巴尔扎克在写作中分析运用素材时的有力、随意自如、毫不费力。结合“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可知,“揪”表达了对巴尔扎克进行写作时,深刻洞察社会万象的高度赞扬。9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句子的语言特色可以从修辞、句式、语言、结构、情感、作用等方面来分析。从修辞的角度,画线的句子“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10、手法,三个句子都是“不是而是”的句式,从而构成排比;效果是语调激昂慷慨,“是光明!是开始!是永生!”写出了巴尔扎克逝世的影响。从句式的角度,画线的句子运用“不是而是,不是而是,不是而是,就是”的句式,多次运用“不是”“而是”,还有“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中的“就是”等词语,加强语气,通过反问“你们中间有谁嫌我这话不对吗?”,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从作用的角度,画线的句子是雨果对巴尔扎克的逝世做了评价,多种修辞的运用,以及哲理句“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做出这样的评价,具体而生动。10ELQ 11B

    11、 12B 13(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2)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 14贞观之初,极力倡导;三年之后,闻谏言则喜;最近一两年来,表面接纳,实际上内心不满。【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刚才未讲时,我自认为所做的事没有变化,等到听你论说后,我的过失已很惊人。“公向未道时”作状语,用于句首,其后E处断开;“自谓所行不变”中“谓”是动词谓语,“所行不变”为宾语,其后L处断开;“及”用于下句句首,“及见公论说”用于句首作状

    12、语,“过失”作“惊”的主语,Q处断开。ELQ处加句读。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掌握能力。A.正确。B.错误。和;结交。意思不同。句意:创业与守成哪个难?/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C.正确。一次;统一。句意:获得一次活命。/天下统一。D.正确。看见;被。句意:见有人进谏。/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唐太宗对房玄龄认为创业难的观点加以否定”错误。根据原文“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可知,唐太宗对房玄龄认为“创业难”的观点并没有否定,只是说,“创业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13、句子的能力。“董”,督责;“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都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怀仁”,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草昧”,指原始的未开化的状态,这里指国家开始创立;“角力”,角逐争斗;“臣之”,使他们臣服。1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原文“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可知,贞观初年,唐太宗担心别人不进言,引导大家规谏。三年以后,见有人进谏,能高兴采纳听从。最近一两年来,不喜欢别人进谏,虽然努力听取和接受,而内心始终不高兴,确实有

    14、为难的样子。据此可以概括为:贞观之初,极力倡导;三年之后,闻谏言则喜;最近一两年来,表面接纳,实际上内心不满。参考译文:(一)(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

    15、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二)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说:“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玄龄等人行礼道:“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三)贞观十一年,太宗对魏征说

    16、:“近来我所作的事的得失及政治教化,比以前如何?”魏征回答说:“如果就恩泽声威所能达到,远处的外族前来朝贡的情况来说,与贞观初年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从德义与百姓暗中相通,民心高兴诚服来说,比贞观初年又相差很远。太宗说:“远方处族来归服,应当是由于施与德义,过去的功业为什么反而更大呢?”魏征说:“过去天下未安定,常把德义铭记在心。不久,因国内平安无事,逐渐增加骄奢自满的情绪。所以功业虽然盛大,德义始终赶不上贞观初年。太宗又说:“所作的事比以前有哪些不同?”魏征说:“贞观初年,担心别人不进言,引导大家规谏。三年以后,见有人进谏,能高兴采纳听从。最近一两年来,不喜欢别人进谏,虽然努力听取和接受

    17、,而内心始终不高兴,确实有为难的样子。”太宗说:“的确如你说的,除了你是没有人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觉毛病,你刚才未讲时,我自认为所做的事没有变化,等到听你论说后,我的过失已很惊人。你只要保持这样忠心,我终究不违背你话的。”15C 16构思新奇,结构独特:词的上片赞美了友道的风华正茂之容貌及超尘脱俗之气质,词的下片则语句委婉,劝诫友道不要沉湎于女色,应该自珍自爱。上片与下片词人表达的情感看似截然不同实则联系紧密,体现出构思之新奇、结构之独特。道学色彩浓郁:词的上片中“风尘外物”,一尘不染,与世无争,是中国道人的美德,也是词人欲求又不可得的处世经文;词的下片中“省可清言挥玉麈”是魏

    18、晋士大夫关于老、庄守身思想的探讨,“保器全真”中的“真气”乃是道家思想之精髓;“风流何似道家纯”则认为没有什么“风流”韵事比得上道家的纯真气节。全词体现出浓郁的道学色彩。富含哲理:全词运用了众多的史典,以沈东阳、李白、司马相如的典故道出了貌美身健与高洁脱俗、不为仕途所困扰的哲理关系,托出了词人于己于友以道治身的美好思想。【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赞颂友人的美好品性”错误。词的下片中“真须保器全真”为词人的劝诫之语,目的是警示友人保持真气,自爱自重,不要迷于美色,而并非“赞颂”之语。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思想内涵的能力。词的上片:谁说“

    19、东阳”人都是瘦弱的呢?你眼睛凝眸如用漆点染似的炯炯有神。琼林般的仙境终究远离尘世。试看你披着鹤毛制作的斗篷,依然像谪到人间的神仙。赞美了友道的风华正茂之容貌及超尘脱俗之气质。词的下片:休要清谈,即使挥动那玉柄的麈尾拂尘;清谈伤真,要不伤真,必须保重身体,蓄养元气。风流韵事哪里比得上道家纯真?不应该像蜀客司马相如那样,过分贪爱卓文君。语句委婉,劝诫友道不要沉湎于女色,应该自珍自爱。上片与下片词人表达的情感看似截然不同实则联系紧密,体现出构思之新奇、结构之独特。全词的道学色彩浓郁。从友人的名字“王友道”到诗词中道家风范的词语都显示了全词道风仙骨的一面。“瑶林”仙界的美景;“披鹤氅”鹤毛制作的斗篷也

    20、是道家的服装;“谪仙人”被谪到人间的神仙;“风尘外物”,一尘不染,与世无争,是中国道人的美德,也是词人欲求又不可得的处世经文;“省可清言挥玉麈”描绘了魏晋士大夫关于老、庄守身思想的探讨;“保器全真”中“真气”“全真”都是道家的词汇和思想精髓;最后认为道家的纯真气节是最风流的韵事,全词体现出浓郁的道学色彩。“琼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这里连用三典。王戎之典,喻示友道“风尘外物”,“琼林”般的“神姿”;王恭之典,喻示友道“披鹤氅裘”,洁如鹤羽的“真神仙人”之气质;李白之典,喻示友道从仙界贬到人间,成为尘世不可企及的道人。尤其李白一典,用得精当。以典赞美友道之情,恰到好处。全词运用了

    21、众多的史典,以沈东阳、李白、司马相如的典故道出了貌美身健与高洁脱俗、不为仕途所困扰的哲理关系,托出了词人于己于友以道治身的美好思想。17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桂、荠、仞、鸣、溅。18争先恐后见仁见智毋庸置疑 19B 20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知名度大增、好感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指多地的文旅局局长们行为一致,争着为家

    22、乡代言,只担心落后,可填“争先恐后”。争先恐后:争着向前,惟恐落后。第二空,由“认为接地气的有之,认为有创意的有之,认为真代言的有之当然,质疑质量不高、扮相不好、身份不妥的也有之”可知,对于文旅局长代言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可填“见仁见智”。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第三空,“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知名度大增、好感度提升”,这件事是很明显的,可填“毋庸置疑”。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转折。A.表示话题转换。B.表示转折。C.表示说话停顿。D表示解释说明。故选

    23、B。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主要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知名度大增、好感度提升”缺少对应主语,故可将前文“的介绍”改为“介绍的地方”;二是搭配不当,“困境”不能用“克服”搭配,将“克服”改为“突破”;故句子可修改为: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知名度大增、好感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公众号:高中试卷君21胃内充满食物难道要立刻运动吗为了更好的消化吸收 22饭后不应该平躺,饭后不应该立刻运动,饭后不应该倒头就睡。【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第一空,联系上、下文“因为饭后血液集中在胃部”“消化机能正处于运动状态,此时平躺

    24、会影响胃肠蠕动,不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可知,前后讨论的话题都与“胃部”有关系,后面说“不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横线处应指胃部有很多食物,所以此处应填“胃内充满食物”;第二空,上文医师毛伟的回答是“可适当地活动”,再由下文“但若立刻运动”可知,此处的内容与“立刻运动”相关;横线后是问号,所以此处填“难道要立刻运动吗”;第三空,上文说“人吃完饭后,大量食物在胃里”,此处自然指要消化吸收,根据下文的不良影响可知,应该是消化吸收的程度加大导致的,所以此处应填“为了更好的消化吸收”。2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和变换句式的能力。文段共有三段。由第一段“饭后怎样做才最合适?有人提出,饭后最好平躺”“事实真是如

    25、此吗?”“此时平躺会影响胃肠蠕动,不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可概括为:饭后平躺不好。由第二段“针对这个问题,但若立刻运动,就会增加胃部震动,加重胃负担。尤其是这样做可能加重病情”可概括为:饭后不应该立刻运动。由第三段“有些人吃饱饭后很容易犯困,有倒头便睡的习惯”“人吃完饭后,人体就会增加胃、肠的血流量,大脑的血容量就会减少,血压也随之下降,如在这时睡觉,很容易因脑供血不足而形成血栓、中风等”可概括为:吃完饭后不能倒头就睡。题目要求用否定句,一般否定句只需要一个否定词就行,比如“不”“没”“没有”等;同时,三个句子要形成排比;每句不超过10个字。综上分析可作答为:饭后不应该平躺,饭后不应该立刻运动,

    26、饭后不应该倒头就睡。23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本则试题由两则材料表格和写作任务组成。材料一表格展现了李华的个人信息,综合展现了他在智育(成绩)、德育(预备党员)、个人素养(班长、学生会主席等职务,兴趣与特长)等方面的综合发展。而材料二中,三所学校的校训,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在对个人思想品质的指导,复旦大学的校训意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事,这则校训重在对学习方法、态度的指导,以及对青年关注社会的要求。中科大的校训,“红”是对德育的要求,“专”和“理”是对学业的要求,而“实”也要求学生注重实践,关注

    27、社会。而写作任务中对李华写自荐信的任务要求,则将自身与校训两则材料结合起来了。该题情境性很强,必须依托情境,符合自荐信格式,谈认识、思考或感悟,同时表达期望。写这封自荐信,难在得把自我和对校训的认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如果单单谈对校训的认识是不太合适的。这在写作任务中就很明确,一方面要求学生选择一所学校的校训展开思考,一方面则思考材料中李华表现与校训的关系。 写作时,可以先将李华的表现归纳为德育、智育、个人素养等几方面,然后理解各学校的校训,也进行适当地归类和分析(写作任务的第一个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比两者,看是否有对应的部分,并展开具体描写(写作任务的第二个要求)。注意自荐信的表达,既要自信又要谦虚得体。立意:1.厚德于心 ,自强于行。2.我欲博学更深,更会在切问中近思。3.在理论学习与兴趣实践中成长为一个合格天文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本溪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参考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851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