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沙河市 二十冶 综合 学校 高中 分校 高中语文 课沁园春 长沙 学案无 答案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第1课 沁园春长沙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意象的含义,初步进行诗歌鉴赏。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3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情感价值与价值观目标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二、学习方法:诵读、讨论、探究。三、学习重点:反复吟读,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感。四、学习难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五、学习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语:秋天是一个这样的季节?(收获,丰富,多愁,充满想象)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了许许多多的有关秋的诗歌,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你们了解的有哪些
2、呢?例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净无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壮阔)二、预习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内容查找材料,弄清下列问题,积累文学知识1、什么是词,词牌和标题的区别。(课堂完成)学生以背诵的形式举出初中的学过的一首词,然后加以说明。词: 词是长短句,又叫诗余,曲子词。起源于隋唐,繁荣于宋代。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规定了一首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对仗、平仄、押韵的要求。标题:是词的内容,最初的词没有标题。2、走进作者。(课堂完成)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
3、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3、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熟读全词,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词中重点字词的读音。1、教师泛读、或放朗读朗诵录音,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沁( )园春 百舸( ) 寥廓( )峥嵘( ) 方遒( ) 浪遏(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先自主学习,然后组里讨论
4、。1、本文上下阕各自写了什么?分别有何直观感受?2、分别找到统领本文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诗眼)3、找出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句词,并体会它的作用。4、赏析前三句(1)疏通前三句的大意,注意句式的调整。(2)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3)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4)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划出动词,他们用的好吗?为什么?5、体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丰富含义。“怅”包含怎样心境?“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三、课堂小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词的“词眼”。上阕就是通过这样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412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