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语文教案 4.1.1 季氏将伐颛臾 2(苏教版必修四).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高二语文教案 4.1.1 季氏将伐颛臾 2苏教版必修四 2012 语文教案 4.1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4.1.1 季氏将伐颛臾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四)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无乃与”和“何(以)为”。 2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 3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通过对孔子的言论的分析来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3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 教学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以下几句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2、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几句话是谁说的? 2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欲速则不达。 3谁来介绍一下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
3、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语录季氏将伐颛臾(板书),我们今天要来理解的是孔子“仁”的思想。 二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听课文录音纠正词语读音,口译全文。 1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 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课文中称季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孔子的两个弟子)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
4、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2那么,对于“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他们展开了怎样的对话?请听课文录音。 3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冉(rn)有颛臾(zhuny)社稷(j)虎兕(s)柙(xi) 椟(d)萧墙(xio) 4分三个同学口译全文,感知课文大意。 季氏将要攻打颇臾。冉有、子路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颇臾,以前先王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主人),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我们鲁国的臣子,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注意:于:表示行为对象,可不译。对,对于 有事:指用兵。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