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语文教案 4.1.1 季氏将伐颛臾 9(苏教版必修四).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高二语文教案 4.1.1 季氏将伐颛臾 9苏教版必修四 2012 语文教案 4.1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4.1.1 季氏将伐颛臾共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四)教学目的: 一、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坚持原则、当仁不让的人格。 二、理解掌握十几个词语的意义。 三、归纳“是、疾、止、见、过”等词的义项。 四、掌握文言句式“无乃与?”与“何以为?”。 五、理清课文层次,使学生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一、积累词汇 二、掌握文言句式 三、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 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人格 2、文言句式 教学设想: 1、多朗读,力求学生熟读成诵; 2、重要实词,尽量与成语联系,并弄清各意义之间的关系,以帮助记忆; 3、精练,通过练习强化认知记忆; 4、迁移。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时间
2、: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二、朗读: (一)范读 (二)正音:颛臾、稷、为、兕、椟、与、冉、柙、费 (三)试读: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人物的语气。 (四)齐读: 三、精讲:穿插课堂巩固训练 (一)第一段:1、词语:伐、见、是、社稷、以为、与 2、句子: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 3、内容:写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 (二)第二段:1、词语:过、止、颠、相、尔 2、句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3、内容:指出冉有季路没有尽辅佐之责。 (三)第三段:1、词语:固、疾、辞、患、国、家、来、安 2、句子: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既来之,则安之。 3、归纳三个成语:既来
3、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 4、内容:写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对鲁国现状的分析。 四、背诵:自由诵读,运用思路法背诵。 五、课后作业:整理虚词于、之、夫。 附: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巩固训练题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颛臾()()(2)社稷()(3)何以伐为() (4)虎兕()(5)椟()(6)无乃尔是过与() (7)冉有()(8)柙()(9)固而近于费() 二、孔子,名_,字_,_时代人。他是我国伟大的_家、_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大量记载在一书里。其特点是:词约义丰、言近旨远。 三、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中“见”意义不相同的是() A、夜缒而出,见秦伯B、左师触龙愿见太后 C
4、、风吹草低见牛羊D、于是入朝见威王 E、见笑于大方之家 词义推导:见看见 四、选出“是”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A、求,无乃尔是过与?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D、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词义推导:是:正直正确 五、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唯才是举B、唯利是图C、何以伐为?D、是地利不如人和 六、与“是谁之过与?”中“过”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A、无乃尔是过与B、闻过则喜C、过故人庄D、且尔言过矣E、过犹不及 词义推导:过:走过、经过 七、与“不能者止”中“止”意义相同的是() A、笑而止之曰B、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 C、止有剩骨D、或百步而后止 词义推导:止: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