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语文:唐诗宋词 18 水龙吟教案(苏教版选修).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高二语文:唐诗宋词 18 水龙吟教案苏教版选修 2012 语文 唐诗宋词 水龙 教案 苏教版 选修
- 资源描述:
-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能力目标: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3、情感目标: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教学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学方法】倾情诵读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中国有这么一个王朝,在对外战争
2、中,不是输给辽,就是输给夏,输给金,输给蒙古,和外族没打过几次胜仗,为了讨好外族,所谓的天朝大国,还年年进贡,而且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两位皇帝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均被俘虏,大量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被洗劫,丢进汉族人的脸,成为后世的笑柄。这就是宋朝,而南宋,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共9帝。南宋王朝极其懦弱,偏安一隅。从赵构开始,一朝皇帝全无作为,奸臣当道,堪称最软弱的王朝。然而有这么一个诗人用他的如椽之笔饱蘸满腔热血书写了一首首悲壮诗篇。他就是辛弃疾。我们今天就学习他的一首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3、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2、听读 (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3、抽读 (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4、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5、质疑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一)
4、分析词的上片请指出上片中词人用了哪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1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
5、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
6、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学生讨论完成)(1)看、拍、会、登(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二)分析词的下片、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
7、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刘备 雄才大略桓温 叹时光流逝、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张翰 乐于归隐 _(正)许汜 谋取私利刘备 雄才大略_(反)桓温 叹时光流逝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1)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1课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后作业(b组)∣苏教版 (共1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