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10、与尹师鲁第二书 (2)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宋散文选读
- 资源描述:
-
1、与尹师鲁第一书(宋)欧阳修题解:这是一封朋友之间的书信。写于宋仁宗景禧三年(1036)秋。这一年尹洙因上书论救革新派人士范仲淹,先被贬至郢州。其后欧阳修因与高司谏书获罪,被贬夷陵县。这封信是到夷陵县后写的。尹师鲁,欧阳修的挚友,一生怀才不遇,郁郁而终。他们是好友,两人同是被贬,尹洙在欧阳修被贬后,对欧阳修的情况有所不解,就写信询问。于是欧阳修便写下这封信回复他的询问。背景资料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直言政事,贬饶州。余靖、尹洙上书反对,也被贬逐。欧阳修在余靖家听到司谏高若讷讥讽范仲淹的话,义愤填膺,致书高若讷。高若讷将此信上奏朝廷,朝廷贬欧阳修为夷陵令。蔡襄于是作四贤一不肖诗,传诵一时。四贤,指
2、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一不肖,指高若讷。这封信是到夷陵后写的。欧阳修的这封信是答复尹洙询问的,把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以迁谪之情萦怀。在贬所勤官慎职,不作穷愁的文字,更凸现了泰然的心境。全文行文朴实,如同叙家常一般,充满着温馨和理解,对于同遭贬的朋友而言,这便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了。欧阳修由开封登舟前往贬所途中,先后受到许多亲朋好友的盛情款待。不过,他们对欧阳修遭贬的认识与理解存在差异,同情、安慰者有之,惊骇、赏叹者亦有之。对此,欧阳修在本文中作了全面的表述。书法家蔡襄是个风雅之士。他对高若讷这事看不惯,就写了一首四贤一不肖诗并抄写了多份散发出去,所谓四贤即范、余、尹、欧,所谓一不肖即高
3、若讷。人们争相传抄,形成了有利于范仲淹等人的舆论。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见绐()君贶()惶()迫沿汴()绝淮()郢()柚()茶荈()老婢()鼎镬()烹()斩愚懦()枕藉()砧()俟()dikunghungbinhuiyngyubhupngjinuchunzhns基础积累(一)实词1.通假字有义君子在傍通傍,通“旁”。2.词类活用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名词作动词:往西出发。布在世间,相师成风名词作动词:遍布。模仿。史册所以书之者始谋陆赴夷陵往往有亲旧留连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虽韩文公不免此累自言我为大不为小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非以为奇而诧人名词作动词:记载。名词作状语:从陆路。形容词作名词:亲戚和老朋
4、友。形容词作名词:忠直的声誉。形容词作名词:负累,缺点。形容词作名词:大事。小事。形容词作动词:不了解,不清楚。使动用法:使惊讶。3.古今义白头奴足以往来古义:往返(送信)。今义:来往。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官职,与现代书记职能不同。往往有亲旧留连古义:款待。今义:舍不得离去。感激不避诛死古义:感慨激愤。今义:内心感动。(二)虚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非以朋友待之也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方喜得作书以奉问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介词,把当作。介词,用身份。介词,因为,由于。连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用来。2.昨日因参转运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驮黄
5、檗人往秦军解,因大破之连词,因为。介词,趁着,顺便。介词,依照,根据。介词,经由,通过。副词,于是,就。课文研读1.本文的主旨和结构如何?主旨:表现作者对挚友的关切之情;通过袒露对贬官的态度,表现了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1、欧阳修在信中主要是解答尹师鲁疑问,但解答疑问一直到哪一段才出现。第5段2、那么开头那一大段文字主要写什么?叙家常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4)叙述二人别后情形;第二部分(58)推心置腹谈自己被贬后的思想。思考: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顿首:叩头
6、请安古文书信常用语书记:办理文书及缮写工作的人员约:相约吩咐既:已经如:到白头奴:老仆人及:等到手简:书信乃:才见绐:被欺骗第一段:解释被骗失约。译文:第一段:我磕头请安,师鲁十二兄书记:前不久在京城分手的时候,你吩咐我派人到河边相送。我接受你的嘱托,派了一个老仆人出城相送,他回来却说没有见到你乘的船只。当天晚上,我收到了你亲手写的便条,才知道你停船在河边等待,怪我不派人相送赴约。我这才知道是那个仆人懒得前去送行,用谎话来使我受骗。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大江
7、,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是以:因此但:只以:“而”,表顺承 西:名词作动词,向西出发陆:名词作状语,从陆路以:因为乃:才凡:共作书道修意否:写信时说明了我的心意没有第二段:心中挂念,不得修书第二段译文:我动身之时,御史台的官员使出各种苛刻手段来催促我动身,比不上催你动身的人那么宽厚懂礼,因而使得我惶恐急迫,不知如何是好。因此,我没有在京城给你留下书信,只好再三托付王君(kung)给你写信顺带告之我的意思,接着就向西出发了。开始我想走陆路去夷陵,因为天气太热,又没有马匹,便只好走水路。我沿汴河前进,再渡过淮河,泛舟长江,一共五千里,经过一百一十天
8、才到达江陵。途中没有寄信的地方,不知道君贶是否曾给你写信说明我的意思。及来此问荆人,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郢久矣.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去:距离止:“只”,仅仅方:才以:表目的,“来”过:经过计:估计戚:忧愁、悲伤处之如何:如何看待这件事尤:责备,埋怨平:痊愈第三段:喜得作书奉问第三段译文:等我来到荆南后问明当地人,他们说距离郢州只有两天的路程,我这才高兴地赶快给你写信加以问候。又见到我哥,听他说:有人见到师鲁你经过襄州,算起来你已到达郢州很久了。师鲁你现在是高兴还是忧愁这不问我便能知道,
9、急于问候的是,你分别后身体是否平安?以及家里人如何看待这件事,不会有人苦苦埋怨吧?六郎的病好了吗?修行虽久,然江湖皆昔所游,往往有亲旧留连,又不遇恶风水.老母用术者言,果以此行为幸.又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又有梨、栗、橘、柚、大笋、茶荈,皆可饮食,益相喜贺。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其余皆如昔时。江湖:水路往往:处处,到处 留连:逗留闻:听说作庭趋:作了下级参拜上级的礼节第四段:此行甚幸,让朋友勿挂。第四段译文:我在路上走了好久,但这些水路都是我往日曾游历过的,处处有老朋友和亲戚加以款待,又没有遇见大风大浪。我的老母亲很相信算命先生的话,认为此次旅途一定是安宁顺利的,结果真是
10、如此;又听说夷陵出产稻米、麦子、鲜鱼,就像开封、洛阳一样;还出产梨、栗子、柑橘、柚子、竹笋、茶叶等,都非常好吃,感到庆幸欣慰。昨天,因为去拜见转运使,行了下级对上级的参拜礼节,方觉得自己确实被贬这县令了。其他的倒是和过去的都一样。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今又思之,自决不复疑也.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你给我的便条中说,担心我对自己的行为有些怀疑,其实倒没有别的事,(只是)害怕(落个)责备别人太重,以博取忠直的名声。现在我想清楚了,不再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你又说我对朋友不了解,你的这种看法好像不了解我的心。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55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七色光一_教科版(共19张PPT).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