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学案 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学案 2013 2014 学年 语文 苏教版 必修 三学案
- 资源描述:
-
1、14 拿来主义1能够理解本文的主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2能够把握本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的方法,正确理解文中各处比喻的含义。3学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进行习作。1连线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他的作品集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等。2探寻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当
2、时国民党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各种错误思潮随之泛滥,封建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调甚嚣尘上。在左翼文艺队伍中,在要不要继承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问题上,思想比较混乱。针对这种状况,鲁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1识字注音(1)重点字自诩(x)残羹冷炙(n zh)犀利(x)冠冕(min) 脑髓(su) 蹩进(bi)(2)多音字2字形辨认3词语释义(1)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2)残羹冷炙:吃剩下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3)故弄玄虚:故意
3、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4词义辨析(1)吝啬吝惜同:二者都有“过分爱惜财物”的意思。异:“吝啬”主要指当用的不用,含贬义;“吝惜”表示珍惜,指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多为中性。判断正误:在北京奥运会上赢得奖牌的英国运动员没有获得一分奖励,在主要的金牌大国中英国是最吝啬的。()社会上对于公义之举,应当既不吝惜鼓励,又要提供必要的司法帮助,这样才会使行善之人无后顾之忧,而人性之善也愈加彰显。()(2)形式形势同:这两个词都是名词。异:“形式”所表述的多是事物的具体形状,“形势”所表述的多是事物的抽象状况和态势。判断正误: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俄两国双边合作更加协调
4、、沟通更加顺畅,联合军演已成为中俄两军常态化合作形式。”()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召开紧急电话会议,讨论了欧洲建立金融和财政联盟的问题,并表示将密切关注欧债危机形势。()(3)冠冕堂皇堂而皇之同:两者都有 “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意思。异:“冠冕堂皇”前边可以加程度副词修饰,有否定的说法;“堂而皇之”有时侧重在“有气派、广大”上,一般没有否定的说法。判断正误:还是放过那些冠冕堂皇的涨价借口吧。既然没有话语权,我们何苦再浪费口舌,跟自己拗不过去呢?()既然人人都不愿意食用地沟油,为什么又要让地沟油长期地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呢?难道因为食用者大多都是普通老百姓?()1本文题目和论证的重
5、点是“拿来主义”,但前半部分却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论述“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是为什么?提示: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先提出“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两种对待外来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把它们驳倒,也就自然引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拿来主义”也就顺理成章地立住了,这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破得彻底,立得更稳。二是“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并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拿来主义”的观点更加突出。2文中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提示:作者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1)孱头怕:“徘徊不敢走进门”。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
6、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2)昏蛋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3)废物羡慕:“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3文章结尾一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在本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结尾一句揭示了全篇的中心思想,深刻地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阐明了批判继承和创造革新的关系,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是创立无产阶级新文化不可缺乏的前提条件的道理。1“拿来主义”的含义是
7、什么?实行“拿来主义”需要什么条件?提示:“拿来主义”的含义,文章说:“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见,“拿来”和“送去”是相对而言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创新”。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文章说:“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放一把火烧光”的“昏蛋”,“欣欣然的蹩进卧室”的“废物”,均是实行“拿来主义”的障碍,都在扫除之
8、列。2“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写作经验的总结,是符合表达的需要和人们的欣赏习惯的。鲁迅行文的巧妙和结构,文章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请分析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提示:文章的前三个部分破中有立。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提出“拿来”;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指出“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阐述“拿来主义”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论点。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其中第三部分列举“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送去”“送来”两个角度证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也便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碧螺春》|冀教版 (共1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