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5 离骚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控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5 离骚 测控 指导 2016 2017 学年 高中语文 福建 人教版 必修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5 离 骚-2-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在中国诗歌的汤汤大河中,有一位峨冠博带的诗人,伫立在这条河流的源头,他以其炽热的爱国之情和特殊的表现手法,开浪漫主义的先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人。他就是屈原,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是诗人高洁人格和政治理想的真实写照。学习这首长诗,重点是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操和学习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3-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出自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之手。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秦楚争霸,“纵合则楚王,横成
2、则秦帝”,斗争异常激烈。屈原主张明法度,任贤能,联齐以抗秦,曾两度奉命出使齐国,推动了合纵联盟的形成。但屈原联齐抗秦的政治路线遭到楚国保守势力子兰、靳尚等人的诋毁和破坏,屈原也被怀王疏远。怀王贪而轻信,误中秦人“绝齐得地”的诡计,愤而与秦作战,兵败地削;最后又错误地放弃联齐政策,受骗入秦,客死异邦。怀王之死使立志振兴楚国的屈原受到极沉重的打击。顷襄王继位后,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对秦采取妥协投降政策,子兰又加紧迫害屈原,策动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进谗,结果屈原被放逐到江南蛮荒之地。诗人受尽打击迫害,窜逐流浪,但始终眷恋祖国,在此期间,写成了许多满怀激情的诗篇。离骚即其一。-4-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
3、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开创了“楚辞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5-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楚辞: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它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
4、总集。-6-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7-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8-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1)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2)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3)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凿)(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5)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9-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多义-10-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1-5 离 骚首 页预习
5、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2-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分古今-13-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明句式(1)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2)既替余以蕙纟襄兮(介宾短语后置句)(3)又申之以揽茝(介宾短语后置句)(4)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5)高余冠之岌岌兮(定语后置句)(6)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被动句)-14-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7.积名句(1)(2014课标全国高考)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
6、兮,哀民生之多艰”。(2)(2014安徽高考)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3)(2014江苏高考)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4)(2013江苏高考)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5)(2013安徽高考)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15-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2012重庆高考)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7)(2011辽宁高考)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8)(2011安徽高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9)(2010大纲全国高考)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10)(2010大纲全国高考)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11)(2010辽宁高考)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12)(2010福建高考)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16-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点评:这是课文节选部分的前两句,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一个爱国诗人,国运、民生是他心之所系。但在
8、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人民的生活艰难悲惨,不能不使诗人哀叹不已,伤感有加。作为一个屡遭贬抑的士大夫,却只能仰天长叹,掩面哭泣。这两句为下面的抒情奠定了感伤的基调。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点评:这两句表明诗人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诗人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儿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儿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事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诗人下决心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在这里,诗人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17-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
9、.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点评:这四句诗中抒情主人公又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形象。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灵修”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形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18-5 离 骚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点评:这四句诗所表现出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705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