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复习题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届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复习题1 2013 中考 语文 阅读 理解 复习题
- 资源描述:
-
1、2013届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题1地震 蒲松龄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 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注释:错折:扭离折断。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2、余适客稷下(做客)B.并忘其未衣也(衣服) C.逾一时许,始稍定(才)D.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正)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仆而复起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 B.墙倾屋塌之声前人之述备矣 C.并忘其未衣也既克,公问其故 D.视街上,则男女裸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22.这篇文章名为地震,你认为作者主要是写了地震的什么情况。请结合文中材料具 体分析。(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3、,船尾跳鱼拨剌鸣。 (1)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 (2)诗的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跃水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理解答案: 19.B(3分)20.BD(4分,各2分) 21. 过了好久,才明白是地震了,各自很快跑出。 这真是非同寻常的奇灾异变啊。 (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2.主要是描写了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河水倾泼以及人们争相逃命、惊慌失措的情景。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写地震初起时的情景,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写地震中期的情景,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写地震后期的情景;相顾失色、各疾趋出、喧如鼎沸、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等写人们在地震发生时争相逃命、惊慌失措的情景。 (4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2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3.(1)月影到映水中,离船很近,写出江水之清明,境界之宁静安谧。 (2)用衬托手法,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 (5分。上题2分,下题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