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年级语文第一轮模拟考试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九年级 语文 第一轮 模拟考试 试题
- 资源描述:
-
1、热水镇第一中学2013年九年级第一轮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四个大题,含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颀长(q) 踉跄(1ng) 精神矍铄(ju) 踌躇(zh)B龟裂(gu) 星宿(s) 丢三落四(1) 和面(hu)C嗤笑(ch) 伛偻(1) 锐不可当(dng) 恻隐(c)D淑女(sh) 痉挛(jmg) 步履蹒跚(pn) 温馨(xng)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商酌惘然涕泗横流放浪形骸B.步履逞辨融会贯通惨绝人寰C.杀戳谙哑怀古伤今言简意赅D.拮据萧索孜孜不倦味同嚼蜡3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B、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我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C、“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4选择下列无语病的一项(2分) ( )A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C“中科炼化和钢铁建造”这两个项目能否通过环评,是湛江发展能否有质的飞跃的关键。D通过收看专题片
3、,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我们看的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汹涌的热浪不断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在广漠的宇宙空间。 无数颗星星在茫茫无际涯的宇宙中运动着。 看上去它们好象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 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A、 B、 C、 D、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的作品。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他因此也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C.我
4、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呐喊中的人物。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7、古诗句填空(10分)(1)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 。(4)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中,最能表现烈日之下劳动者在田间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 。(5)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从苦闷中挣脱出来,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 ,
5、。(6)、我国把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说明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请写出与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 。(写出连续的两句)二、综合性学习(6)分8.目前东阳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与经典相伴。材料一:横店二中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材料二:湖溪镇中倡导快乐学国学。班级内众多的楹联、校园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宿舍的宿舍名(“三乐苑”“栖心阁”)等等,都让同学们随时能接触到经典。材料三:横店中心
6、小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1) 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分) (2)为了更好的学习中国文化,以便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本学校设计一门国学课程及相关活动。(2分)参考示例:课程名称:中国武术 课程内容:介绍中国武术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配合课程举办中国武术表演活动。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3)就针对目前人们国学素养的日趋淡化,请你提几点如何提高国学素
7、养的建议。(2分) 三、阅读(42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910题。(3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9对这首诗的词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1分)A“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B“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C“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出外做官。D“岐”同“歧”,“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10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答: (二)阅读曹
8、刿论战,完成第1114题。(11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9、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翻译: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翻译: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15分
10、)扳着指头数到十那一年,刚过完年,爹就让娘收拾东西,说是要回单位上班。其实也没啥好收拾的。几件洗净的旧衣裤,再就是过年时娘熬更守夜给爹做的新布鞋。爹爱吸烟,娘就把切碎的旱烟装了一小布袋放进包里。娘还将自家熬的红薯糖用刀背敲了一块,用纸包了,塞进包里。爹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爹说那地方狐狸白天都敢偷鸡呢!我和娘把爹送到道场边。爹像忽然记起什么似的,从衣袋里掏出一块零钱,说,坎上的瓦匠昨天又犯了病,抽空去看一下。爹说话时手指又在我的鼻子上刮了一下。我问:“爹,你几时回来?”爹笑笑说:“个把月吧。”爹一走,我便问娘,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娘说:“个把月啊,就是一个月,就是三个十天。”那时,我还没念书
11、,扳着指头刚好能数到十。第二天,我随娘一块去看瓦匠。我们家的老房子漏雨,娘看瓦匠时就说了烧点瓦翻盖房子的事。回来时,我偷偷将瓦匠和好的泥包了一疙瘩。娘还是看见了,娘说,快给瓦匠送去,那泥是做瓦用的。我说:“我也是有用处的。我每天用泥捏一只小狗,捏够三个十了,爹不就回来了!”娘就笑了,没再逼我将泥给瓦匠送去。当天晚上,我便用泥捏了一只小狗丑丑的小狗,我把它放在了屋檐下的鸡圈顶上。开始时,我每天捏一只。过了几天,我便有些急了。我知道爹每次回家,总会带些好吃的给我。娘也会做好吃的给爹吃。于是,趁娘不注意时,隔个一天两天偷偷多捏一只放进去。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娘:“爹怎么还不回来呢?我的小狗都够三个十了
12、。”娘说:“哪能呢?我们家的鸡一天一个蛋,才一个十零九个呢!”日子过得很慢。我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盼回了爹。娘急忙从箱底摸出几个鸡蛋去做饭。我便从鸡圈顶上搬来那些小狗,十只一堆,放了五堆零三只。我说:“爹,你这次走的时间真长,我捏的小狗都五个十零三只呢!”“你肯定多捏了,”爹边说边去掏他带回的包,“我是每天攒半个馒头。看看,正好三个十零四个半边,三十四天!”娘在灶间听了我和爹的对话,也插话说:“石柱,你是不是动了娘收的鸡蛋?我就觉着不对劲,数来数去怎么就差一个呢?”爹就嘿嘿地笑了,娘也笑了。那个鸡蛋是我偷偷拿的,我把它打碎,装进一节竹筒烧着吃了。15、文中写了“我”几次“偷偷”的行动?请分别加
13、以概括。(3分)答: 16、文章中画线句两次写娘“笑了”:请你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这两次“笑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答: 17、文章主要写“我”一家人在“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其间还插入了一段与瓦匠相关的叙述。请你简要说说这段叙述的作用。 (3分)答: 18、小说中的三个人物都有浓浓的亲情,但各有个性,试分别说明三个人的不同的性格特征。(3分)答:狗娃: 娘: 爹: 19、想一想,文章用“扳着指头数到十”为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3分)读书使人优美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
14、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
15、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面前。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是这样。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
16、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
17、,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20.为什么说“读书使人优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3分)答: 21.第五段中“其实不是这样”中加点的“这样”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3分)答: 2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的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3分)答: 23.除了作者列举的这些,读书还有什么神奇的效果?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简要说一说。(4分)答: 四、写作(50分)(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写作)(1)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
18、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快乐、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多样,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请以“传递_”为题,写一篇文章。(若选此题写作,请把题目补充完整)语文试题(答案)(全卷四个大题,含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制卷教师:李荣许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2分)A颀长(q) 踉跄(1
19、ng) 精神矍铄(ju) 踌躇(zh)B龟裂(gu) 星宿(s) 丢三落四(1) 和面(hu)C嗤笑(ch) 伛偻(1) 锐不可当(dng) 恻隐(c)D淑女(sh) 痉挛(jmg) 步履蹒跚(pn) 温馨(xng)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3分)A.商酌惘然涕泗横流放浪形骸B.步履逞辨融会贯通惨绝人寰C.杀戳谙哑怀古伤今言简意赅D.拮据萧索孜孜不倦味同嚼蜡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D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B、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我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C、“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