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选用仿用句式课件新人教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五 选用 变换 句式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专题十五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学案1 选用、仿用句式专题导图考点解读“选用句式”即在灵活多变的句式中,根据需要,选用表达效果最佳的句式。它重点考查学生根据语意贯通、情感表达和语气连贯的需要选择恰当句式的能力。选用句式一般与连贯、仿写等一起考查。“仿用句式”就是依葫芦画瓢,根据给定例句的内容、结构、修辞等特点,另造一个或一组与例句相似的新句子。仿用句式主要指在语言形式、语意情感上“仿”,在具体内容上则应按规定的要求“变”。近年来高考卷的仿写题呈现出两个比较突出的特征:材料上,更加关注现实、人生;内容上,更加关注情感、哲理;修辞上,更加注重语言的生动、形象。真题对接考点1:选用句式1.(2019全
2、国卷)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解析:D就内容来说,作者不认为古琴音量小是缺点,只有D选项符合这一点,而且D项内容和后文衔接恰当。2.(2019福建高考诊断卷)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文字,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处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耸,被夕阳烘炙
3、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解析:B“坟地”“残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气氛,给人以单调、冷静之感,色彩是暗淡的。A项,“五彩”“夕阳”“烘炙”渲染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D项,“透明”格调清新,也与原文不谐,故A、D项要排除。C项,“枯草”“落叶”虽也有凄凉之感,但既然“崖壁在江对岸”,那“字迹模糊”就显得不合情理了。考点2:仿用句式题型1 嵌入式仿写1.(2012天津卷)请补写出空缺
4、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 贯,风格统一。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解析:所选名人、文人应为古代的,同时结合其思想和作品来写。答案:(示例)与屈子上下求索 与李商隐灵犀一点题型2 命题式仿写2.(2018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
5、奔月 同舟共济_解析:首先,明确所给材料的主旨:依据事实表现来概括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其次,将表现内容一致的事实放在一起。再次,理顺“表现”与“精神”的关系,注意要符合逻辑事理。最后,参照所给示例整合语句表述出来即可。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题型3 对联式仿写3.(2012四川卷)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下联:(2)中秋上联: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6、解析:拟写对联时要注意上联与下联应字数相等、句式相同、词性一致、语意相关。端午节对联给出的上联中,主语“赛龙舟”为动宾结构;谓语动词“不忘”为副词加动词结构;宾语“楚风余韵”四个字为两个偏正结构组合,且“赛龙舟”和“楚风余韵”都是与端午相关的活动或典故。中秋节对联给出的下联中,各部分词性分别为名词(“明月”)、数量词(“千里”)、动词(“寄”)、名词(“相思”),“明月”“相思”都与“中秋节”相关。答案:(示例)(1)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2)清风一缕拂丹桂题型4 开放式仿写4.(2012全国新课标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梅花在冰天雪地的
7、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_解析:解此题,首先要审清题意,明确“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四项要求;其次关注例句的句式结构;再次分析冒号前后语意之间的联系。答案:(示例)兰花在杂草丛生的山谷芬芳,意在告诉我们:坚持自我;梅花于万物凋零的寒冬斗雪,意在鼓励我们:不要屈服。荷花在污浊不堪的淤泥中开放,意在告诉我们:学会自重;麦穗在硕果累累的田野垂首,意在教导我们:不要骄傲。解题指津选用句式陈述对象保持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
8、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句式保持一致句式保持一致,才能使上下文衔接,语意贯通。这类考题主要涉及短语类型和句式结构,其选用的依据必须结合题干中相对应的语句,比如均为动宾结构,均为被动句等等。句式一致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效果。情感氛围保持一致选用句式所给的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落萧条,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如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内在逻辑保持一致选用句式不单单看内容,还要看形式,这里的形式指的是语序,句子的排列顺序应该符合事物内在的逻辑,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比如程度的轻重、范围的大小等。仿用句式题型答题策略嵌入式解答这类仿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895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新高考)2023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7章 高考大题规范解答系列(四)——立体几何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