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2部分 专题10 第3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WORD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2部分 专题10 第3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WORD版 2021 高考 语文 一轮 课件 部分 专题 10 古代 诗歌 鉴赏 选择题 WORD
- 资源描述:
-
1、古代诗文阅读 文化传承与理解第二部分专题十 古代诗歌鉴赏第3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就可以顺利作答。栏目导航一、命制错误选项的八大设误点二、辨析选择题的三大解题步骤随 堂 巩 固设误点一:诗句意思理解错误命题者往往故意曲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对此,考生应在总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1)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
2、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2)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注意句式倒装、词语省略等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一、命制错误选项的八大设误点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野泊对月有感周 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下列对本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点足“野泊”二字。B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
3、。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C“欲问行朝近消息”写自己只身飘零在外,处境悲凉,想知道归期;“眼中群盗尚纵横”写出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情景。D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解析C项,“写自己只身飘零在外,处境悲凉,想知道归期”错,应为“写从一身乱离,想到朝廷迁流不定,由忧一身到忧朝廷,想知道归期”。C设误点二:意象意境分析错误命题人往往故意曲解诗歌中的意象,故意将诗歌创设的意境随意引申、任意拔高,考生往往因陶醉于生动优美的表述而忽略对杂糅在
4、正确表述中的错误点的排查。(1)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地表达其特点或氛围;(2)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地理解诗句。训练2(2019河北承德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岑 参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注奉饯:饯行。擐:穿着。泛菊:菊花酒。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B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
5、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D诗中以霜风吹凌草木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解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D项,“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错,本句写景渲染的是一种威武和杀气。D设误点三:技巧手法分析错误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常常故意混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把动态说成静态,把比喻说成借代,将借景抒情说成直抒胸臆,等等。有时也把一些常见的诗歌常识弄混来设置错误选项。(1)凡是有表达技巧的选项要特别关注,要慢读细读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作判断;(2)切不可脱离诗句而只看选项,以命题人的理
6、解代替自己的理解,以免被命题人诱导而选错答案。训练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虞美人秦 观注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迴,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大家面前。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C“不道春难管”,跟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
7、惋惜之情。D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解析B项,“以动衬静”错,“轻寒”“细雨”无动静相衬。B设误点四:思想情感分析错误诗歌的情感即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情感基调是指其思想感情属于哪一种类型。如李白静夜思的情感是对家乡的思念,其感情基调则是悲伤的。又如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思想感情是对庐山瀑布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其感情基调则是喜乐赞叹的,其风格是雄浑壮阔的。(1)找诗歌中的情感词句来确定诗眼,把握诗歌感情的总基调;(2)关注诗歌中的言行描写,体会诗中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训练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8、题目。金陵怀古许 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注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景阳兵合:公元589年,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洛中:洛阳,洛阳多山。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从陈后主专事游宴以致亡国的史事说起,以“玉树歌残”点染出陈后主的悲剧命运,字里行间隐含惋惜之情。B首联第二句一“合”一“空”,前者写隋朝大军的攻势凌厉,兵临城下;后者写陈的不堪
9、一击,土崩瓦解。C颔联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六朝以来的英雄已成荒冢,昔日豪华的宫殿也已是禾黍遍野。作者吊今怀古,触目伤情。D“拂云”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态,“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颈联寄寓了作者面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解析A项,“隐含惋惜之情”不正确。A设误点五:典故含义分析错误生僻的典故一般有注释。正确理解典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1)准确了解典故,是准确理解作品的前提;(2)精读作品,在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全篇内容,找到典故内容与作品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的相似点或者相异点,才能真正理解典故的作用。训练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潭 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
10、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两句,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湘泪浅深滋竹色”一句,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楚歌重叠怨兰丛”一句中,“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898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你的名字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20200429345.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