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语文阅读素材:回望.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高 语文 阅读 素材 回望
- 资源描述:
-
1、回望 几年前,马来西亚的水彩画家谢文钏先生,托人给我寄来一张小画,是我自己的旧时习作,应该是大学毕业之前交到系里的一张水墨画。文钏是我的同班同学,毕业后的那个夏天,去系办公室辞行的时候,见到这些已经无人认领的作业,在助教的建议之下,他就当作纪念品带回马来西亚去了。多年之后,才又辗转寄还给我。 这张小画是临稿的习作,画得不很用心,乏善可陈。倒是画面左上角我用拙劣的书法所提的那些字句,唤醒了我的记忆: 关山梦,梦断故园寒。塞外英豪何处去,天涯鸿雁几时还,拭泪话阴山。 生硬的字句,早已忘却的过去,可是我知道这是我填的词。应该是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在溥心畲老师的课堂里开始学习,胡乱试着填的吧?后来在别的
2、课堂里交作业的时候,又把它写了上去。 这真正应该是早已被我遗忘了的“少作”了。但是,多年之后,重新交到我的手上,怎么越看越像是一封预留的书信? 原来,为了那不曾谋面的原乡,我其实是一直在作着准备的。 年轻的我还写过一些,依稀记得的还有: “头白人前效争媚,乌鞘忘了,犀甲忘了,上马先呼累。”等等幼稚又怪异的句子,交到溥老师桌上的时候,他看着吟着就微微笑了起来,是多么温暖的笑容,伫立在桌前的我,整个人也放松了,就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批改和解说 是多么遥远的记忆。 常有人间我,为什么会开始写诗?又为什么还在继续写诗?我或许可以用生活中的转折来回答,譬如战乱,譬如寂寞,并且也曾经多次这样回答过了。可是,
3、心里却总是有些不安,觉得这些答案都并不完全,甚至也不一定正确。 什么才是那个正确而又完全的答案? 或者,我应该说,对于“写诗”这件事,有没有一个正确而又完全的答案? 我是一直在追问着的。 是不是因为这不断的追问与自省,诗,也就不知不觉地继续写下去了? 50年之间的我,是不断在改变呢还是始终没有改变? 记得在1999年春天,第四本诗集边缘光影出版,在极为简短的序言里,我曾经斩钉截铁地宣称:“诗,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自己。” 我现在也不会反对这句话。可是,我也慢慢发现,在这一生里,我们其实很难以现有之身的种种经验,来为“诗中的那个自己”发言。 是的,诗,当然是自己,可是为什么有时候却好像另有所本?
4、 一个另有所本的自己? 时光层叠交错,却让我无限惊诧地发现,诗,在此刻,怎么就像是什么人给我预留的一封又一封的书信? 时光层叠交错,当年无人能够预知却早已写在诗中的景象,如今在我眼前在我身旁一一呈现_故土变貌,恩爱成灰,原乡与我素面相见 我并不想在此一一举例,但是,重新回望之时,真是震慑于诗中那些“逼真精确”的预言。是何人?早在一切发生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前,就已经为我这现有之身写出了历历如绘的此刻的生命场景了。(是那个另有所本的自己吗?) 原来,五十年的时光,在诗中,真有可能是层叠交错的。 原来,穷五十年的时光,也不过就只是让我明白了“我的不能明白”。 原来,关于写诗这件事,我所知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六单元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