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29719
  • 上传时间:2025-11-0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1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广西 专用 2022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论述 文本 阅读 解析 新人
    资源描述:

    1、练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一、对点练比对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指出问题所在。1.原文选段: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负责人雅尼娜克莱顿和弗朗西斯柯林斯认为,细胞、动物与人类在研究中的性别不平等,可能是女性服用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高于男性的一个原因。例如减肥药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子,服用减肥药的大部分是女性,而做试验的志愿者大部分又是男性。在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中,对动物使用的不平等其实由来已久,当然,这种不平等也是由人自身造成的。选项:现实中女性服用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高于男性的原因是科学试验中的动物性别不平等。比对结果:2.原文选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为

    2、主唱加上伴唱,那么歌曲登上音乐排行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在乐器方面,如果采用一两件乐器或者5件以上乐器,成功概率比较高。大多数歌曲都采用3至5件乐器,而打破乐器数量的常规,也能让歌曲脱颖而出。使用吉他、钢琴和电子合成器的乐曲效果并不好。反之,电子合成器和音色纯净的吉他的组合往往能够获得成功。选项:研究显示,如果为主唱加上伴唱,采用一两件乐器或者5件以上乐器,用电子合成器和音色纯净的吉他组合,那么歌曲就能登上音乐排行榜。比对结果:3.原文选段:逍遥游是庄子内篇七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

    3、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选项: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比对结果:4.原文选段:对科技伦理而言,如何使这个研究链条的运转既满足研究的目的,又不违反伦理的要求,实在是很复杂的事情。在这条研究链条上存在诸多值得探讨与约束的地方,否则,科学就会从人类的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科技成果引发的恶不仅仅包括那些基于前沿知识而来的新奇危险,还包括更多的基于普通知识的平庸的罪恶。选项:科技成果引发的恶不仅仅包括那些基于前沿知识而来的新奇危险,还包括更多的基于普通知识的平庸的罪恶,因此规范后者更为重要。比对结果:5.原文选段: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问和思考:

    4、假如没有上古神话,中国文学是否会逊色?中国文学史是否会改变它的形态与发展方向?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个巨星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是否会出现?我想结论是很清楚的。假如没有西方学者神话研究的理论与观念的输入,恐怕至今人们也不会意识到有神话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神话,中国文学史不会重写;而没有“六经”,中国文学史则必须重写。因而把神话定位为中国文学之根,是不能成立的;将神话作为中国文学之源,是用西方概念规范中国学术的结果。选项:诸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等中国文学史上巨星们的出现,是否要以中国上古神话的出现为前提,确实难以判断。比对结果:6.原文选段:在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诗歌精

    5、神已经播下传承不息的火种,而在今天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激活诗歌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今,汉语诗歌创作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审慎地思考在渐变中如何发挥和增进传统诗歌“不易”的优点,同时积极萃取世界诗歌的智慧,兼容中西诗艺的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构建诗歌精神,激活汉语诗歌创作的潜力,将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无限深远的空间。选项:诗歌精神传承不息,激活诗歌精神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了深远的空间。比对结果:7.原文选段: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发端于“观乎天文”,但周灭殷之后,在总结殷所以亡和周所以兴的历史经验中,统治者们认识到“天不可信”

    6、,只有“敬德”“保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而为社会文化的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周公“制礼作乐”,将“以史为鉴”和“以民为鉴”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视点,实现了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视角转换。周初统治者们已经不再将国家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天命,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才是造成结果的原因。他们已经开始用“集体行为史观”代替“集体神权史观”。为了让周之子孙世世代代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周公主持制定了用于宴飨、朝会、宗庙的乐歌,即今所见诗经中的部分雅颂,来强化史鉴意识。春秋时期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文学观念也发生着急剧变化。西周末春秋初,文学的社会功用正悄然转变。春秋中叶士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批

    7、评天命观和天道观的基础上出现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不朽”的价值观,将“集体行为史观”改换成了“个体行为观”,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个体的现实行为上来。选项:当人们可以通过“立言”来实现自身的不朽时,文学观念也就开始发生变化。比对结果:二、仿真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哲学是研究世界普遍规律的学问。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作为中国文明认识世界的核心原理,有着自己关于“普遍性”的认识方式。“仁”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价值理念,“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中的“一体”,就是对普遍的体认方式,但“仁”所确立的这种“一体”或“普遍”却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从根本上讲,“仁”是一种贯通差别的平等感,是在不取消差

    8、别的前提下的“不分别”,是在相互不同的个体之间建立起来的共同感。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理念,“仁”的确立方式和价值内涵,正体现了中国文明对于“普遍性”的看法,这正是中国哲学的独特性所在。中国哲学是以天下共同体为基本视域的。中国的创生就是大一统的天下共同体秩序建立的标志。在这个统一体出现的同时,也诞生了一种价值关怀,这就是中国哲学。因此,中国哲学的核心关切的正是“天下一家”的天下秩序本身。其背后的支撑是天人相应的宇宙观和历史观。“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就是在说明一种好的政治秩序,必须顺应天人。天人之间则是“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德命观。而德命观也是一种历史观,在此意义上,中国的历史,都是天人互动的结

    9、果,中国哲学则是对中国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中国文明的核心价值的原理化。中国哲学与当今时代的关系问题,即所谓对“传统”的创新问题,要讲的就是中国文明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道理,也正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道理,它强调历史根源与历史发展之间的相互规定性,一方面历史发展不断深化我们对历史根源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历史根源的认识又必须不断地将历史的发展统摄于自身的根源当中,使历史在根源与发展的互动当中赢得一种高度自觉的主体性,不断从根源中创造出新的主体状态和新的历史局面来。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原理,是要从中国创生的那个时刻讲起的。诞生的主体取决于诞生后的成长对主体的确认,这就是马克思讲的“从后

    10、思索”。成长不断赋予诞生以意义,而同时成长的意义也在这种赋予中不断诞生。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才是历久弥新、既久且大的中国,中国文明的传统才是苟日新、日日新的,是在不断创造中存续的。中国哲学的核心主题正是对这种“生生”和“日新”道理的原理性揭示,因此,中国哲学就是对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原理的揭示。根据这种原理,中国哲学的精神当然是对传统的保守,但却不是对传统的固守,而是在不断创造中保守传统,在不断生发中光复传统,这才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要义。任何将传统和现代对立起来的理解,任何将保守和创造对立起来的看法,都没有把握住中国哲学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核心原理,没有把握住古老中国“旧邦新命”的文明和

    11、历史的道理。(摘编自张志强澄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几个偏颇认识)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哲学具有独特的“普遍性”,它贯通了相互不同的个体,这可从“仁”的理念中体现出来。B.“仁”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种在不取消差别的前提下的、一视同“仁”的共同感。C.中国哲学在大一统体制建立之后诞生,其关注、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天下一家”的秩序本身。D.支撑中国哲学的是天人相应的宇宙观和历史观,中国哲学则是对天人互动的中国历史的理论总结。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起句谈哲学的一般特点,然后在东西方比照中点明中国哲学的“普遍性”。B.作者引用

    12、“汤武革命,顺天应人”的成说,是为了证明中国历史的“德命观”。C.结尾段用“保守”“固守”一组近义词,精准地表明了中国哲学对传统的态度。D.本文先讲中国哲学的特点,后针对现实,着重阐述中国发展中的“新旧”关系。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哲学里,“仁”的理念中有一种贯通差别的平等感,其中“平等”的含义与西方不同。B.历史根源与历史发展之间有着相互规定性,这表明我们今天的飞速发展也改变着历史的样子。C.马克思讲的“从后思索”,可指导后人不忘过去、反思历史,从前人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D.中国哲学是对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原理的揭示,它可帮助我们认识过往,从而了解自然规律。练案

    13、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1.以偏概全。应为“原因可能是细胞、动物与人类在研究中的性别不平等”。2.混淆了或然和必然。原文是“那么歌曲登上音乐排行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选项是“就能”。3.张冠李戴。不是庄子把逍遥游放在第一篇,是编书者这样安排的。4.“因此规范后者更为重要”因果关系不成立,无中生有。5.“难以判断”错,文章认为诸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等中国文学史上巨星们的出现,不以中国上古神话的出现为前提。原文中有“没有神话,中国文学史不会重写”这样的表述。6.混淆了未然和已然,原文是“激活诗歌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将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无限深远的空间”。7.混淆时态。依据原文

    14、内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发端于观乎天文”,在西周初年,“实现了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视角转换”,而后在春秋时期,“文学观念也发生着急剧变化”,综合上述信息,文学观念在西周初年就开始发生变化。8.C解析:“中国哲学在大一统体制建立之后诞生”混淆时态,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在这个统一体出现的同时,也诞生了一种价值关怀,这就是中国哲学”,文中说的是“在同时”,选项变成了“在之后”。9.B解析:“作者引用汤武革命,顺天应人的成说,是为了证明中国历史的德命观”,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二段引用“汤武革命,顺天应人”这一名句,证明的不是“德命观”,而是“天人相应的宇宙观和历史观”。10.A解析:B项,“今天的飞速发展也改变着历史的样子”偷换概念。从文中来看,文章说的是今天的发展可以重新认识主体、定义主体,但不是“改变历史”。C项,“可以指导后人不忘过去、反思历史,从前人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曲解文意,结合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从后思索”的意思是“从后面的事实反过去认识历史”,选项曲解了“从后思索”的意思。D项,“了解自然规律”偷换概念。从文章第二段来看,文中提及的是“天人”关系,而“天人”关系并不等于自然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971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