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第学1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员独享 福建省 厦门市 安第学 1011 学年 语文 上学 期中考试 试题 新人 会员 独享
- 资源描述:
-
1、福建省同安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上)半期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一、根底知识积累(共26分)1根据课文内容,将以下名句补充完整。(8分)(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4)真的猛士, , 。(记念刘和珍君)(5)惨象, ;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2文学常识填空(3分)(1)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构造主要是由标题、 、主体、背景和结尾构成。 (2)包身工是一篇_,这种文学体裁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的特点是迅
2、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开展趋势。它所反映的人和事必须是真实的,但允许有一定的艺术加工。 (3)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文章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 。3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失其所与,不知。 与: (2)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 (3)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籍:4以下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C 秦王还柱而走 拔剑切而啖之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嘉为先言于
3、秦王曰5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朝济而夕设版焉 皆白衣冠以送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进兵北略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晋军函陵常以身翼蔽沛公 烛之武退秦师 太子迟之A/ B /C/ D/6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尸骸(hi) 颓圮(p) 洗涤(d) 引吭高歌(kng)B赁屋(ln) 踌躇(chu) 攒射(zun) 殒身不恤(yn)C憧憬(chng)桀骜(o) 呻吟(yn) 毛骨悚然(sng)D婆娑(su) 不惮(dn) 慰藉(j) 言简意赅(gi)7依次填入以下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当然,最为_的是
4、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惧,使他_难忘。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江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今天,已经可以 的一个秘密是,这枚火箭的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A世人瞩目 终身 泄露 B令人瞩目 终生 泄露C令人瞩目 终身 透露 D世人瞩目 终生 透露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文章,完成811题。 范正辞,字直道,齐州人。正辞治春秋,公羊,谷梁,为文必本经义。登第,调补安阳主簿。开宝中,迁国子监丞,知戒州,改著作佐郎。代还,治逋欠于淄州。转运使称其能,就知淄州。太宗征河东,正辞所部长山县吏张秀督民输,受
5、钱二千,即杖杀之,郡中畏服。太平兴国中,改殿中丞,通判棣、深二州,迁国子博士。御史中丞刘保勋奏充台直,会有言饶州多滞讼,选正辞知州事,至那么宿系皆决遗之,胥吏坐淹狱停职者六十三人。会诏令料州兵送京师,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正辞斩之。兴妻诣登闻上讼,太宗召见正辞,庭辨其事。正辞曰: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人心易动。兴敢扇摇,敬失控驭,那么臣无待罪之地矣。上壮其敢断,特迁膳部员外郎,充江南转运使,赐钱五十成。饶州民甘绍者,积财巨万,为君盗所掠,州捕系十四人,狱具,当死。正辞按部至,引问之,因皆泣下,察其非实,命徙他所讯鞫。既而民有告群盗所在者,正辞潜召监军王愿掩捕之。愿未至,盗遁去,正辞即
6、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贼控弦持绡来逼,正辞大呼,以鞭击之,中贼双目,执之。余贼渡江散走,追之不获,旁得所弃赃。贼尚有余息,正辞即载归,令医传药,创既愈,按其奸状伏法,而前十四人皆得释。(宋史范正辞传)8.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治壮其敢断 壮:嘉奖C.狱具,当死 当:应当 D.察其非实 察:详审9.以下是文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范正受人推重的一组是(3分)( )(1)转运使称其能 (2)郡中畏服 (3)太宗召见正辞(4)上壮其敢断 (5)御史中丞刘保勋奏充台直A.(1)(4)(5) B.(2)(3)(4) C.(1)(2)(3) D.(2)(3)(5)
7、10.以下表达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正辞致力研读春秋经传,他的文章说理用义十分严谨,必定以儒家经义为本。B.正辞才干出众,办事果断,因此被选为饶州的行政长官。他一到任就解决了该州许多旧有的悬而未决的案子,处分了63个犯罪的官吏。C.正辞执法严厉,有胆有识。他杖杀了收贿的张秀,又严惩了违抗军令的王兴。对于王妻上诉,他在大堂上不慌不忙地作出令皇帝赞许的解释。D.正辞办案严谨,能为民作主,饶州14个百姓被判死罪,他问明情况,斥责了玩忽职守的官吏,不久又与王愿冒死捕获盗贼,使百姓得以释放。11.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文句。(6分)(1)会有言饶州多滞讼,选正辞知州事(3分)答
8、:_ (2)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3分)答:_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共11分)(一)文学名著阅读(5分)12.以下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达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高家丫环鸣凤与三少爷觉慧相恋,但高老太爷要把她送给冯老太爷做小,鸣凤跪在高老太爷的脚下苦苦哀求,却被拒绝。她又找觉慧,觉慧正要赶去上课。她无路可走,于是上吊自尽。B他不说一句对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对抗的思想,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高觉新以优异成绩得到中学毕业文凭,归来后的那天晚上,父亲告诉他的是已经给他定了一门亲事
9、,要他早日结亲,料理家事。C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 ”。D她猛然抬起头,看见觉新立在树下,站住了,嘴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但是她并不说什么,就转过身默默地走了。元宵节刚过,新旧军阀展开剧烈的混战。从东门逃进城的张太太带着琴和正在张家玩的梅来到高公馆避难。这段文字描写梅在花园里看见觉新而赶紧避开的情景。E觉慧因为自己可以到上海去,一个人离开他所讨厌的家到外面去创造新的事业,所以看到热恋的琴和觉
10、民,便觉得他们不如自己幸福。觉新一开场反对觉慧离开,后来在瑞珏的劝说下反而帮助觉慧逃离了这个封建大家庭。(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答复以下问题。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第五)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一)(1)对上面这两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孔子成认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即使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也一定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B孔子在成认自己不具有忠信的优越性的同时,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说明他自己的德性和
11、才能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好学”。C一个人虽然没有学问,但他却从实行重贤、忠孝和诚信等伦理道德中学习,子夏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知识高深的人。D在子夏看来,评价一个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时代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根本特点。(2)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受人愚弄)。”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课文记念刘和珍君(节选),完成1416题。(7分)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
12、竟能如是之沉着。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慨。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那么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14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5文段中处的“此”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答: 16“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在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10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