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望洞庭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古诗 说课稿 教学 反思 板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古诗三首之一望洞庭,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五、说教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目 录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八、说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望洞庭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七言绝句,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
2、高卓清奇的情致。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部分古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孩子们相对比较熟悉。他们初步形成了借助插图和注释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但通过想象体会诗句中的画面和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仍是学生的难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教师有效地促进和支持性教学行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快乐的学习。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庭、未、盘
3、”,会写“镜、未、磨、遥、银、盘”5个字,掌握多音字“磨”。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四、说教学重难点1、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2、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教学重点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教学难点五、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整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教师的适当引导、点拨,
4、以完成重难点的突破。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新课导入,揭示课题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禹锡的望洞庭。2.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3.介绍诗人。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154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