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好课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18 中国 石拱桥 教学 设计 上好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上册 同步 备课
- 资源描述:
-
1、第18课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3.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难点】1.把握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3.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设置,激情导入师:“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里有我们快乐的童年。“二十四桥明月夜”里有杜牧的感慨与浪漫。“小桥流水人家”里有游子对家的温暖的渴望。 桥,总是连接着美好,连接着诗意,连接着浪漫。“桥”为何有这么高的美
2、学价值?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一探究竟。(板书:中国石拱桥 茅以昇)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把握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3.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生齐读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课件展示:1.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拱桥(n) 弧形(h) 飞虹(hn) 洨河(xio)陡坡(du) 匀称(chn) 和谐(xi) 饮涧(jin)桥墩(dn) 河堤(d) 铺砌(q) 推崇(chn)漳州(zhn) 巧妙绝伦(ln) 惟妙惟肖(
3、xio)(2)理解词义巧妙绝伦:形容非常灵巧,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就地取材:就在原地选用需要的材料。惟妙惟肖:形容描写、雕刻或模仿得非常好,很逼真。交头接耳: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点生读,师指导)2.走近作者茅以昇(1896-1989),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2.文体知识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功能等,
4、来说明事物的形态、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相关知识;或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说明文的特点:科学性,即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条理性,即结构严谨有序;准确性,即语言准确严密。说明文从说明对象上分,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从语言风格上分,有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和平实说明文。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画图表。四、初读感知,整体把握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说一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是怎样介绍中国石拱桥特点的?(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课文,在课文中勾画、讨论回
5、答)预设: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是通过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特点的,赵州桥是独拱石桥, 而卢沟桥是联拱石桥。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 默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预设: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预设: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征,给人以美感。3.读第3自然段,思考:本段可分几层意思,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预设:句是第一层:通过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的“悠久”。 第句是第二层:“几乎到处都有”说明分布之“广泛”
6、。 第句是第三层:“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说明其“多样”;“惊人的杰作”说明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结构上都体现了“巧妙”。 第句是过渡句,引起下文。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过渡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识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初读课文,了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和基本特征,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探究作者是如何说明中国石拱桥的。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 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却从第3段才开始写中国石拱桥。第3段和前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预设:前两段是写石拱桥的一般特征,是对石拱桥特点的概述,从第3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来说明的,所以第3段和前两段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260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课件 语文必修四:7虞美人.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