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单元 阅读 理解 精选 答案 2023 2024 学年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统编
- 资源描述:
-
1、第七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课内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1选文主要采用了 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2“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是指 。3对“有志者当效此生”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有志者”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B“效”的意思是效果。C“此生”指周恩来。D“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应该向周恩来学习。4周恩来的回答与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_5周恩来是一个 的人。6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会怎么回答?请写写理由。_阅读与欣赏。捐一个微笑蔡成队伍很长,站在我前面的是母女俩,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认真背着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起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捐款台上的“设施”很简陋。一张桌子上摆了个用红纸包裹的募捐
3、箱,纸上写着“向地中海贫血症儿童献爱心。”站在我前面的年轻母亲捐完了款准备走,守在募捐箱旁边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姑娘似乎被可爱的还在背唐诗的小女孩吸引住了,拉住她的手,逗她:“小妹妹,你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钱了,你捐点什么呀?”小女孩不作声,抬头看看她妈妈,又看看跟她说话的姐姐,手在口袋里掏了几下,什么也没掏出来,嘴一撇,竟哭了起来。原本只想逗逗孩子的姑娘慌了神,脸涨得通红。显然,她自己也是个大孩子,面对意外,乱了方寸。她唯有尴尬地站着,满脸歉意地看着小女孩的母亲。年轻的妈妈却没慌,边给孩子擦眼泪边说:“洋洋,你给姐姐笑一个,你说你就捐一个甜甜的笑给患病的哥哥姐姐。”小女孩真的立刻笑了,泪水还
4、挂在她的眼角,她还在抽泣,那笑也就显得很别扭。别扭得让旁边的我,也差点忍不住乐出声来。母女俩已经朝前走去,我往募捐箱放着钞票,目光还在追随她俩。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过头来冲我们笑。虽别扭,但很甜。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脸上都带着甜甜的笑。我数得一清二楚,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一般的笑。微笑也是捐赠,给他人一个微笑,得到的是两个人眼中的七彩阳光。(来源阅读与作文)7文章标题是捐一个微笑,这“微笑”是谁捐的?()A年轻的妈妈B背唐诗的小女孩C文中的“我”D中学生模样的姑娘8第3自然段中加点的“意外”指什么?()A小女孩哭了B小女孩背唐诗C小女孩笑了D姑娘乱了方寸9“小女孩不作声,抬头看看她妈妈,又看
5、看跟她说话的姐姐,手在口袋里掏了几下,什么也没掏出来,嘴一撇,竟哭了起来。”这句话运用的写法是()A动作语言B动作心理C心理语言D动作神态10对“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一般的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旁边的人都在看着她。B她想把微笑捐给患病的哥哥姐姐。C大家都夸她笑得很甜。D妈妈没有批评她,她感觉很开心。11“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过头来冲我们笑。虽别扭,但很甜。”这句话中“别扭”和“很甜”矛盾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_精彩课外阅读轩。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有一
6、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
7、,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1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13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淘汰( )交口称赞( )14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问题:_回答:_15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
8、淘汰”的理由是什么?_(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_16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本学期学的哪篇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_阅读梅兰芳蓄须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忧,只好又回到了上海。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
9、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
10、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17给加点字注音。蓄( )须签( )订纠缠( )斩钉截( )铁18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9下面的材料是不是梅兰芳蓄须中的主要内容?是的画“”,错的画“”。A梅
11、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蓄起了胡须。( )B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 )C梅兰芳为了安全,逃到了香港,还是不演戏。( )D梅兰芳忍痛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也不演戏。( )E敌人的军医给梅兰芳治病。( )F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情愿打针发高烧。( )20“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这句话表现了梅兰芳先生怎样的精神?_21“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中的“此”指打伤寒预防针 ,拒绝 ,这样做的后果是 ,从中可以看出梅兰芳具有 的精神。22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仅仅是因为梅先生演得好吗?用原文的话回答。_23短文中的哪句话解释了这篇文章的
12、中心?请抄写下来。_课外阅读。甲板上的回忆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归途中,他满怀希望,预备为祖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沉思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罗索夫人的办公室,罗索夫人拿起一只小皮箱,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詹天佑紧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连声道谢。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忽然,詹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那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幻灯片上出现了铁路,一辆火车满载着货物飞驰而来。老师讲道:“这是19世纪70年代最新式
13、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国家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接着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番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下课以后,他依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先生,你能回答吗?”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冷笑着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忽然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在一阵哄笑中,詹天佑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脸,兴奋地
14、踏上了祖国的土地。24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括号内,使之搭配合理。( )沉思( )屈辱2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怒目远望:_默默不语:_26请把文中詹天佑回忆的两段往事简单概括出来。_27用“ ”画出与文中画“”相照应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参考答案:1语言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B 4同学的回答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周恩来的回答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5有志向、有抱负 6我读书的目的是长大能够更好地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建设更好的祖国。【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通读选段,文章到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9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