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9-1 屈原列传—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导学案 WORD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单元 9-1 屈原列传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导学案 WORD版 第三 单元 屈原 列传 2022 2023 学年 语文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导学案 WORD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 9.1 屈原列传重难点:一、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作者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高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二、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
2、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少时随父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馆所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主要作品: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史记等。三、补充资料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计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本纪记帝王,
3、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列世系、人物和史事。史记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代表着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鲁迅先生曾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亡走赵,赵不内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然亡国破家相随属C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D使于齐,顾反齐与楚从亲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
4、组是()A属(sh)草稿惨怛(d)帝喾(k)靡(m)不毕见B餔(p)其糟蝉蜕(tu)滋垢(u)浊(zhu)秽C啜(chu)其醨皭(jio)然既绌(ch)温蠖(h)D被(p)发憔(qio)悴濯淖(no)罹(l)难二、填空题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怀瑾( )握瑜温蠖( )凝滞(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举类迩( )濯( )淖( )皭( )然三、小阅读-课内6屈原列传中屈原事迹的先后顺序是()见疏 自沉 见黜 见迁 见任ABCD7下列对屈原列传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当时朝廷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平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深思,写下了离骚。B屈原的离骚称颂远古的帝
5、喾,称道近古的齐桓王,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表现自己追慕古贤,志洁行廉。C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这些都表现在离骚中,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思想基础。D屈原正道直行却遭小人离间,处境困危,怨恨遂生,这是屈原写离骚的内在原因。8对于屈原自沉汨罗而死的做法,历来就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呢?说说你的理由。9文中写楚国与秦国之间的斗争,对刻画屈原的形象有什么作用?10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是怎样表现屈原的这种精神的呢?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内”通“纳”,接纳
6、;“绌”通“黜”,废,罢免。B“被”通“披”,披散。C“濯”通“浊”,污浊;“指”通“旨”,文章的含义。D“反”通“返”,返回;“从”通“纵”,合纵。故选B。2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被动句,“见”“被”表被动;B.被动句,“于”表被动;C.被动句,“为所”表被动。D.定语后置句,“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故选D。3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属草稿”的“属”应读“zh”。B.“其糟”的“”应读“b”。C.“温蠖”的“蠖”应读“hu”故选D。4 jn hu zh【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怀瑾握瑜”中的“瑾”读作“
7、jn”,意思是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温蠖”中的“蠖”读作“hu”,意思是昏愦,犹混污。“凝滞”中的“滞”读作“zh”,意思是拘泥,粘滞,停止流动,犹困阻。指疑难,聚结。5 r zhu no jio【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迩”,读音为r,意为距离近,与“遐”反义。浅;接近;表姓氏。“濯”,zhu,洗;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祓除罪恶。zho,古通“棹”。文中为“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应该念zhu。“淖”,no,烂泥,泥沼;蒙语,湖泊;柔和。chu,古同“绰”,绰约。zhu,姓。文中为“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应该念no。“皭”,jio,用
8、作形容词,多指事物清白、洁白、洁净的样子。6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根据原文内容的顺序进行排序:“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这是“见任”;“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曰王怒而疏屈平”,这是“见疏”;“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这是“见黜”;“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这是“见迁”;“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99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