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4课 鸿 门 宴.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2015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4课鸿门宴 2014 2015 高中语文 必修 同步 练习 粤教版 第四 单元 14
- 资源描述:
-
1、语文必修 5(粤教版)第14课鸿门宴司马迁创作史记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
2、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一、基础训练
3、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张良出,要项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C项伯杀人,臣活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令将军与臣有郤解析:A项,“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要”通“邀”,邀请;B项,“倍”通“背”,违背;“坐”通“座”,座位;D项,“蚤”通“早”,早些;“郤”通“隙”,隔阂,嫌怨。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沛公居山东时约为婚姻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C所以遣将守关者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解析:A项,“山东”:
4、函谷关以东地区,今指山东省;婚姻:结成亲家,今指结成夫妻关系;C项,“所以”: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指河北省、河南省;D项,“非常”:意外的变故,今作副词,很;“鱼肉”:鱼和肉,指被欺凌的对象。今指鱼的肉。答案:B3下列句子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项伯杀人,臣活之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拔剑撞而破之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解析:A项,“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B项,“从”:使动用法,使跟从;C项,“破”:使动用法,使破;D项,“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王。答案:D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含名词作状语现象的一项是()A沛公军霸上素善
5、留侯张良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道芷阳间行C日夜望将军至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D吾得兄事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解析:A项,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善:名词作动词,与友善;B项,夜:在夜里;从小道上;C项,日夜:每日每夜;间:向上。D项,兄:像对待兄长一样;翼:像鸟张开羽翼一样。答案:A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请往谓项伯(请你允许我)B窃为大王不取也(偷偷地,暗地)C再拜献大王足下(作揖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敬辞,称对方,相当于“您”)D按剑而跽曰(长跪,双膝着地,上身直立)解析:B项,窃:谦指自己。答案:B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今人有大功而击
6、之,不义也B大王来何操沛公军霸上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D毋从俱死也沛公奉卮酒为寿解析:B项,宾语前置,状语后置;A项,均为判断句;C项,均为被动句;D项,均为省略句。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
7、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7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杀人如不能举(尽)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意外的变故)也C故(因此,所以)
8、遣将守关者D沛公起如厕,因(趁机)招樊哙出解析:C项,这里的“故”是“特意”的意思。答案:C8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目的是表现对项羽的愤怒、仇恨。B樊哙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王之意,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C樊哙强行闯帐,一番陈词后,项王没有发怒,反而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D刘邦在危急中“如厕”很可能是借口,实际是急欲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解析:A项,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目的是以勇武示人,也是为了引起项王的注意。答案:A9从选文看,樊哙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_答案:勇猛、豪爽、粗中有细。10下面的两段话,一段是
9、刘邦对项伯说的,一段是樊哙对项羽说的,说法非常相似,这说明了什么?这两段话又有什么区别?(沛公)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樊哙曰:“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_答案:说法相似,说明刘邦阵营内部已达成了统一的口径,团结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刘邦说这番话意在替自己辩解、开脱,希望项伯在项羽面前多多美言,强调自己“不敢倍德”。这是刘邦“以屈求伸”的权宜之计。樊哙说这番话则是
10、据理怒斥项羽,责之以“义”。摆出与怀王之约,意在提醒项羽,应该当王的是刘邦,而不是你项羽,再说刘邦虽早入咸阳,却“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明其劳苦功高,也满足了项羽居功自傲的心理,实际上是“以攻为守”的明智之举。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
11、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
12、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B推辱主帅 推:追究C不痛绳之 绳:捆绑D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解析:A项,“第”,中举。常用“落第”“及第”表示“没考上”“考上”;B项,“推”,追究。结合语境,后面是“辱”,合起来意思顺畅合理;C项,“绳”,结合语境,不应是本义,而是引申义,可译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10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