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类型2022届新高考语文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十九 语言表达连贯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4501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PPT
  • 页数:57
  • 大小:43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届新高考语文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十九 语言表达连贯 2022 新高 语文 通用版 复习 一轮 课件 第三 部分 专题 十九 语言表达 连贯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九 语言表达连贯命题探究(见 P210命题探究)高考演练(2020 年全国卷)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解

    2、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根据后面的文字“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可以推知括号里是写甲骨文相对于铭文简化的原因,因此句式选用“由于所以”更好,且主语应当是“甲骨文”,排除 B、D 两项;句子强调的应当是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困难,所以相较于铭文来说,甲骨文的字体简化较多,A 项把“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放在前面不恰当,排除 A 项。故选 C。答案:C考点一语句复位题解题指津语句复位题注意“五是否”1.辨别对象是否一致对象一致是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势必造成语意不连贯。示例:(2019 年全国卷)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

    3、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 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也造就了当今画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坛的各种风格。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剖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本题答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下文“也造就了”,可知前后主语是一致的,应是“这其中尺

    4、度的把握”,可排除 C、D 两项。A 项与下文“也造就了”语意不连贯,排除 A 项。故选 B。答案:B2.判断是否合乎事理用语要合乎逻辑才能保持连贯。事理不通,语言必然不通。一般来说,影响事理通达的因素主要有概念不清、判断不当、前后矛盾、因果关系不当、多重否定不当、前后对应不当等。示例: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 PM 2.5 的 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

    5、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 10%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 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 10%以上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 10%剖析:从横线前句可知,此句是一个条件关系句。B 项,后半句与下文话题不一致。C 项,与横线后的内容不符。最后一句重点强调“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并未提及对现有汽车的改造。D 项不合乎事理。答案:A3.体察情与景是否和谐语言带有情感,文中所渗透的情感都要与文中描写的景象和谐统一,使上下文保持一致。示例: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

    6、要清静最好的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的大石头上坐坐,_。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的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剖析:由上下文可知对应的主语是“石头”,排除 A、C两项,而且强调阳光和雨露的作用,文中“我需要清静”所渗透的情感要与文中描写的景象和谐统一,使上下文的情感、情景在整体上保持一致,故选 D。答案:D4.查看结构、句式是否一致结构、句式一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

    7、上统一,破坏了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是合起来说还是分开来说等,也常常会涉及连贯问题;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若不注意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影响句意的连贯。示例:在下面的文字中,有两处表达不够连贯,请找出来并修改。孔子毕竟是一个贵族气息较浓的人,“文化”的王朝他喜欢,他也喜欢“文化”的人,他自己从艰辛的少年到中老年的奔波,学而不厌,也就是要使自己“文化”。_剖析:从“孔子毕竟是”“他也喜欢”“他自己”等几个句子可看出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孔子”,每个句子都以“他”作主语,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式,

    8、再由“他也喜欢”中“也”字的提示,可知“文化的王朝他喜欢”句式与语段不协调,可改为“他喜欢文化的王朝”;再看“他自己从艰辛的少年到中老年的奔波”句,短语“艰辛的少年”和“中老年的奔波”虽都是偏正结构,但前者的中心词是名词,后者是动词,而“从到”是介词,介词后不能接动词,所以“中老年的奔波”句式应调整为“奔波的中老年”。改为:他自己答案:改为:他喜欢“文化”的王朝从艰辛的少年到奔波的中老年5.体会品味语气是否协调句子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基本观点,一个语段中的思想感情或观点应是一致的,语气不一致往往会破坏感情的表达或影响对基本观点的确认,导致内容前后不协调

    9、。示例: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黄老妈妈躺在土炕上,睁大眼睛,从破窗棂望着黑沉沉的夜空,心里像麻一样乱。唉!老赵完了,又损失了一个好同志!几年来,多少革命同志,_A.一个个地流血牺牲了!B.一个个地流血牺牲了。C.不是一个个地流血牺牲了吗?D.不是一个个地都流血牺牲了吧!剖析:黄老妈妈的心理活动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是悲愤,而最能表达这一感情基调的是感叹句。这四个选项中,A 项为感叹句,B 项为陈述句,C 项为反问句,D 项语气不合语境。答案:A典题示例(以下题目原文见 P213高考演练第 3 题)(2019 年全国卷)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以无

    10、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B.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C.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D.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剖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文中提到“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故主语应是“人们”,可排除 A、B 两项。D 项,“无论何时观察月球”缺少对观察地点的限制,故排除。答案:C题型对练一1.(2018 年全国卷)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11、)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波澜壮阔的迁徙盛举。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全力以赴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引人入胜的故事出现。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解析:A 项,“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说法错误。B 项,叙述主体“它们”与上文叙述主体不吻合。D 项,叙述主体“上

    12、一代”与上文不吻合。故选 C。答案: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乐于助人就是这样一种既能帮助别人,又能收获满足的事情。然而,(),这是怎么回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被称为“同理心耗竭”。“同理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上,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同理心较强者能够从他人的表情、语言等方面判断其情绪,进而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和体谅别人,并以此作为行事依据。然而,同理心也是有限度的,而且能够被消耗。如果过度地使用同理心,就会导致同理心耗竭,进而危害身心健康,比如引发睡眠问题等。A.有些人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导致身心俱疲,结果没有获得快乐B.有

    13、些人并没有获得快乐,而是身心俱疲,结果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C.有些人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导致身心俱疲D.有些人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结果导致身心俱疲解析:为与上文“乐于助人能收获满足”反接,补写句子开头就应说“没有获得快乐”。排除 A、C 两项。为引出下文的心理学现象“同理心耗竭”,补写句子后边就须是“身心俱疲”。排除 B 项。而且,“非但反而”,使用相反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更有出人意料的对比效果。故选 D。答案:D考点二语句排序题解题指津1.看前后照应要想使语句间连贯、顺畅,首先应做到前后照应、协调一致。示例:(2018 年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

    14、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C.B.D.剖析:此类题型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本语段谈的是分享经济,语段第一句谈的是

    15、理性经济,追求的是个人经济最大化,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利己主义的假设,它要向分享经济转变必须有条件,即排在前面,所以排除C、D 两项。根据“不再”语境推断,紧承,而横线后面的内容“更”又紧承,所以排除 A 项。故选 B。答案:B2.辨文体特征不同文体的语段,排列句序的方法往往不同。如记叙文常按时间顺序、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来安排;说明文往往依照“说明对象特征结构”的关系顺序来安排;议论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排列等。示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如果是冬日

    16、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A.C.B.D.剖析:这是一段写游踪的说明性文字,语段的中心是“箕山”。那么紧跟着的应该是登山,所以首选;的结尾已经登到“箕顶”,那么下面应该紧连;写出了“空旷”之势,所以应该紧连;再看,中的词语“遗址”,与后面句子连接紧密,所以应该在最后,故选 D。答案:D3.找中心句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写的,调整句序时,如果能找准中心句并确定其位置,整个语段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中心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

    17、的放在句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等)来抓住语段的中心。示例: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A.C.B.D.剖析:解答本题要分析这几句话的逻辑关系。是中心句,故排除 A、B 两项。根据陈述一致的原则,应与相连,排除 D 项。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应相连。答案:C4.抓

    18、关键词(标志)调整句子的顺序还可以借助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常常表现为:(1)关联词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尤其要注意那些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如“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位在后;“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对、相反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等。(3)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

    19、度一致,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4)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句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示例: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A.C.B.D.剖析:中“这种做法”应指中“不少人认为”这一看法,针对问题表明立场,故排在首位;

    20、中的“其次”与中的“首先”相照应,初步阐明了汉字不宜进一步简化的原因,排在后面;指出后果并给出建议,应排在最后。故选 A。答案:A5.辨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如时间上的先后、空间上的远近、由具体到概括、由现象到本质、由整体到局部等。示例:(2019 年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因此蕉荫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

    21、一幅元人的小景。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A.C.B.D.剖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排序时要善于找切入点,抓住关系最为密切的句子。应在最前面,与第一句一起从总体上介绍芭蕉的特点。“蕉荫”一词照应“覆盖面积大”,因为先有“覆盖面积大”,然后才有“蕉荫”;先有“吸收热量大”等条件,才会有“最舒适”的环境,所以相连。由中的动词看,应先“种上”,再“配上”“点上”,这样才符合事物的逻辑顺序。据此,运用排除法可确定正确答案为 A。答案:A典题示例(2020 年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瘦西湖的景妙在巧。_,

    22、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回视小金山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又在另一拱门中A.C.B.D.剖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最巧”与前句“妙在巧”有呼应关系,要排在第一位。有“回视”,可见要先看了正面的景物才能有“回视”,不能排在第一位;据此排除A、B 项。中的“圆拱门”与中的“回视小金山”、中的“又在另一拱门中”语意连贯,即先看“圆拱门内”白塔与五亭桥二景,再回看“另一拱门中”的小金山一景,这三者必须连接在一起。中的“于此方得”是对前文的总结,应排在最后,排除 D

    23、项。故选 C。答案:C题型对练二1.(2017 年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_,_,_。_,_,_。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A.C.B.D.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性。首先了解整段的大概内容,从第一句话来看,“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

    24、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后面应是讲述这三个因素对人创作和欣赏时表现出趣味的决定作用。然后分析所给的句子,找出句间的关系,中,“这三者”,应是指代“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由此确定为第一句,排除 A、B 两项。再根据标点符号来看,这六个句子应分为两个部分,根据六个句子的主语来看,可以看出,一是以“这三者”为主语展开说明,一是以“我们”为主语展开;中的“它们”指的就是“这三者”,故应紧跟在后,由此可以选出答案。故选 C。答案:C2.(2020 届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一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_。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人也一身腻汗地

    25、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分不出身来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所以夕照晚霞隐退后的夜色也带着酩红它给太阳拥抱住了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A.C.B.D.解析:抓住“拥抱住”“分不出身”“陶醉”“酩红”分析,应该是,分别为一组。结合后面“到红消醉醒”分析,应该为末句,排除 B、C 两项。结合前面“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分析,选项中“依然不饶人地”与之衔接恰当,综合分析,应该为首句,排除 D 项。故选 A。答案:A误区警示误区:不明文段中心示例:(2018 年全国卷)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戏曲既需传承也

    26、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寿终正寝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误答:A分析:首先阅读文段,了解大意。整个文段论述了创新之于当代戏曲的重要性,而 4 个选项都是说创新精神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A 项和 B 项将“当代戏曲的发展”放在前面,陈述重点与文段中心不符。C 项和 D 项将“创新精神的缺失”放在前面,更能突出强调创新精神的重要。而“制约了”和“对起了制约作用”两种句式相比,前者表述更简洁明确。所以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为 C 项。正解:C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新高考语文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十九 语言表达连贯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50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