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语文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第四部分 专题二十四 标 题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新高考语文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第四部分 专题二十四 2022 新高 语文 通用版 复习 一轮 课件 第四 部分 专题 十四
- 资源描述:
-
1、专题二十四 标 题【训练目标】1.明确拟写标题的要求。2.学会巧拟标题的技法。一、拟写标题的要求1.紧扣主题,准确鲜明。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文体出发,做到准确鲜明;不能做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大多数标题能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如明明写记叙文,拟成议论文的题目,那就文不对题。2.简洁凝练,以小见大。题目要“宽窄”适度,与主题密切相关,既不可“题”大于“文”,也不能“文”大于“题”。好的标题应该小而巧、言简而旨远。3.新颖生动,含蓄隽永。好的标题应该文雅,有文化品位,给人美不胜收、耳目一新的感觉。拟题时,一定要锤炼语言,应新颖出奇而不平庸俗套,含义丰富而不晦涩难解,这样才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2、,发人深思。二、巧拟标题的技法(一)修辞增色法在拟题时灵活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能变俗套、枯燥、呆板、单调的文题为生动、形象、鲜活、有趣的文题,为文题增添文采和感染力。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运用到拟题上,便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1.比喻拟题常用的修辞手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比喻,比喻的功效是使描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如让劳动之花开满心田(2019年全国卷)、高原上那个没有臣服的山头(2019年江苏卷)、以新风拂初心之树(2018年浙江卷)、藏书之处本是灵魂港湾(2017年山东卷)、人生东流水,漫漫修心途(2017年浙江卷),形象的比喻包含了深刻的哲
3、理和盎然的诗意;再如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2016年全国卷)、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2015年江苏卷)等文题都是比喻修辞的妙用。2.比拟在标题中运用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即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把甲物拟作乙物。恰当地运用比拟可使标题具有思维的跳跃性,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如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心跳(2019年全国卷)、智慧,就藏在房间里暮色等不到老去的青春(2014 年江苏卷),这些标题生动形象,引人入胜。3.对偶对偶,形式上对仗工整,韵律优美,节奏感强;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以“对偶”手法拟定标题,往往能出奇制胜,如风从东来,“味”自心起(2019 年上海卷)、绿荫染华夏,墨笔绘彩霞(2018年全
4、国卷)、地承万物,车载千秋(2017 年江苏卷)、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2015 年广东卷),都采用了对偶方式命题,既展示了文采,又突出了语言的创新,可谓一举两得。4.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衬托、比较,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更利于展示文章的内蕴。如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负春光(2015年湖南卷),通过诗意的标题,点明春树坚持在偏僻山村办学的人生感悟,通过转折反差让人眼前一亮,极具感染力。又如科技的新秀,人文的毒酒(2016 年浙江卷),题目中一个“新秀”一个“毒酒”,形成张力,简单的对比中蕴含深刻的哲思。再如善则听之,恶则弃之(2019 年浙江卷
5、)、小享艺术,大享胸怀(2016 年全国卷)。这些标题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鲜明而有意蕴。5.呼告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呼告这种修辞手法拟题,开篇前即以强烈的思想情感冲击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如让劳动精神照亮筑梦征程(2019年全国卷)、莫让预测成为预设(2017年上海卷)、让规则之花开在心间(2014 年全国卷)、青春永不褪色(2014 年江苏卷),标题均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营造了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二)引用、化用法古典诗词佳句、当今流行歌词、俗语、成语、名言警句、广告词等,经典、别致,引用或化用为标题,既浓缩凝练,又可收到富有诗情画意、哲理韵味、幽默趣味等不同凡响的效果
6、。1.引用、化用诗词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层出不穷的当代诗作精品中有着深远的象征意义和丰厚的内涵底蕴,以此来做题目,既展示了考生的文学修养,又不落俗套,清新别致、韵味悠长。如不负春光不负卿(2019 年全国卷)、书生报国成何计(2019年天津卷)、谁解其中味(2019 年上海卷)、坐看云起时(2018年全国卷)、莫让浮云遮望眼(2018 年全国卷)、东方风来满眼春(2017 年全国卷)、既见君子,云胡不喜(2017年全国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7 年全国卷)、陌上花开缓缓归(2017 年江苏卷),文题富有文采,充满诗味。引用、化用诗句,可使标题整齐划一,音节和谐,增加了标题的
7、含金量。2.引用、化用歌词、广告词标题中恰当地引用或化用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经典歌词、广告词,既能起到言简意赅、雅俗共赏的效果,也能彰显文章的情趣。如一条大河波浪宽(2019 年上海卷)、老规矩都去哪儿了(2014 年北京卷)、探究都去哪儿了(2014 年江西卷),巧妙地引用、化用广告词、歌词,赋予它们全新的寓意,惹人注目。3.引用、化用俗语、成语、名言警句等引用、化用生命力强、影响力极大的句子来做文章的题目,暗含旨趣,妙化无痕,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019 年江苏卷)引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句,既得原句之妙,更融新意之胜;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