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8

类型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课件:模块三 专题四 选用句式、逻辑推断、变换句式(含修辞手法) 第四节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6181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PPT
  • 页数:58
  • 大小:15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课件:模块三 专题四 选用句式、逻辑推断、变换句式含修辞手法 第四节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2022 高考 语文 一轮 课件 模块 专题 选用 句式 逻辑 推断 变换 修辞手法 第四
    资源描述:

    1、第四节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方法指导通阅读本质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 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比喻中喻体多是具体形象的、可以感知的、大家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2.分类 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1)明喻 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

    2、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2)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比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例如:生活是海洋。十个被血浸泡的手指头肿成了大熊掌。(3)借喻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

    3、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借喻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出现于全世界。(4)博喻 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运用博喻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内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例如: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大的吸引力。二、借代 借代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借用与所指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所指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结构上的“本体”(所指事

    4、物)和“借体”(借用事物),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2.分类(1)特征代本体 包括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服装、饰品、嗜好等)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做借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是冤枉?“三道头”指当时上海租界里的外国警察头目,因为他们的臂章上有三条人字形的标志,所以称他们“三道头”。含厌恶、鄙视的意味。(2)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雷锋”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的名称。(3)处所代本体 包括以人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例如:“两

    5、杯龙井”,景先吩咐完,随即付了钞。“龙井”代“龙井茶”,“龙井”是这种茶的产地。(4)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眉”代“头”。(5)具体代抽象 例如:尽管战争近在咫尺,然而这儿却没有一点火药味,倒是夜夜艳歌,日日浪舞。“火药味”代“战争气氛”,“艳歌”“浪舞”代“太平景象”。(6)结果代原因 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捏着一把汗”是“紧张、担心”的结果。(7)以材料、工具代事物 以制造该事物所用的原料、材料、工具等代替事物。例如:住房的事是笔杆子们要那样吹,与周志允同志本人无关。“笔杆子”是写文章的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工具,用来代文人、作者、记者等。三、比拟 比

    6、拟指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1.特点 有本体和拟体,拟体虽然是明确的,但一般不出现,而只是把适用于拟体的词用在被拟体上。2.分类(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音容笑貌的一种比拟。拟人,是人格化的手法,可以把无生命的物写得栩栩如生,也可以把有生命的物写得可爱可憎。可分为动物拟人、植物拟人、具体事物拟人、抽象事物拟人四种。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2)拟物赋予人以物的特性,把人当作物一样来描述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的一种比拟。根据被比拟对象的属性,拟物又可分为人物拟物和事

    7、物拟物两小类。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以人拟物)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以物拟物)四、夸张 夸张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或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作用等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 夸张的基础是真实性,被夸张的事物不是真如此,而是经过作者丰富想象的主观感受。2.分类(1)扩大夸张 把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或作用等,用夸张的语言尽量往高、多、强、大等方面说。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缩小夸张 把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或作用等,用夸张的语言尽量往低、少、弱、小等方面说。例如:天是那样蓝,几乎是透明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

    8、尺(3)超前夸张 把在时间上先后发生的事情或行为说成先发生,或者说成同另一先发生的事情或行为同时发生。例如:他酒没沾唇,心早就醉了。五、对偶对偶是两个短语或句子相对称地组织在一起,表示相关或相对内容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 从形式上看,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必须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或相似,词性、平仄相对;从内容上看,对偶句表达的是相关或相对的内容。2.分类(1)从形式上可分为严对和宽对严对:就是严格的对偶。“严”表现在三个方面:语音方面不仅要求音节相等,而且要平仄相对;词汇方面,要求上下联不能出现相同的词,且对应的词在意义上要有一定的联系;语法方面,要求对应的词词性相当,语法结构必须相同。例如:

    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宽对:与“严对”相对,在形式上不需像“严对”那样严格,语法结构大致相当即可;不必讲究平仄和词性;字面上也可出现个别词的重复。例如:权力使人昏迷了,派性叫人发狂了。(2)从内容上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借对、当句对、隔句对。现介绍前三类:正对:由意思相近或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构成的对偶。在运用正对的句子中,并列的两个事物或概念在意义上起到互相补充、强调、充实的作用。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反对:由两个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短语或句子构成的对偶。在运用反对的句子中,并列的两个事物或概念在意义上起到互相对比映衬的作用。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

    10、对:又名“流水对”,上句和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的对偶。串对句在语气上紧密衔接,一气呵成。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六、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段落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 形式上,构成排比的语句至少要有三项,而且结构相似,一般带有相同的提挈语;内容上,构成排比的各项在语意上是相同或相关的。2.分类(1)短语排比 以短语形式组成的排比,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中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后的甘霖。(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

    11、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单句排比 由几个句子构成的排比。例如:天太大。海太阔。人太老。游泳的姿势和动作太单一。胆子和力气太小。舌苔太厚(4)段落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段落组成,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常用相同的句子提领。七、反复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段落。1.分类(1)连续反复 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间隔反复 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

    12、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2.反复和排比的区别 反复只需词语或句子连续出现两次,即可构成;排比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仿的短语、句子,才能构成。八、设问设问是指下面有答案而故意设置疑问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1)它是无疑而问的一种。(2)设问的部分一般包括自问、他问或自拟他问。(3)设问后面的答案包括自答、他答或自拟他答。2.分类(1)一问一答式例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2)一问两答或数答式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两问或数问一答式例如:我能光向总理诉苦吗?我能空手去见总理吗?不

    13、行,谁也别想拦住我。九、反问反问一般是用否定的问句表肯定或用肯定的问句表否定,作者不作回答而句意确定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从反面提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义,答案已由句子本身阐明。正因为“反问”的答案已寓于问句之中,用疑问表感叹,句末也可用叹号。2.分类(1)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例如:人被压迫了,为什么不斗争?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啊,黄继光、刘胡兰不都是党亲手培育的用共产主义的甘霖灌溉出来的鲜花吗?(2)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例如: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讲典例精析】题

    14、型一 命题式仿写(话题式仿写)【例1】(2018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奋斗 团结 梦想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思路构建 首先,要读清、读准示例。“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在句式上,采用的是两个四字结构在前、六字结构在中、十三字结构在后的句式;在顺序上,是按从古到今、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的;最后的十三字结构有一个词语高度地概括了前面的词语。所谓仿照示例

    15、,就是仿照这些具体的内容。其次,要对题目提供的材料分类排序。垦田、治水、脱贫,都归“奋斗”;共济、守望、御外,都归“团结”;开天、逐日、复兴,都归“梦想”。再按时间的前后,四、六、十三字的结构,便可排出。题干中的“续写”一词可能会对某些考生有干扰,只想到续写,而忽略了仿照示例写,所写内容就不符合要求了。审准题目要求,对完成这道题很重要。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审清例句的句式特点,仿句的句式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分析例句的修辞特点,仿句的修辞手法要与例句的保持一致。看清题目要求,仿写是另立话题还是顺着原先的话题。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考查要求】本题通过要求续写三句话的方

    16、式来考查考生的修辞式仿写的能力。【必备知识】命题式仿写也叫话题式仿写,它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即仿句与例句在内容上没有联系,只是要求句式、修辞手法等相同而已。有时候话题比较自由,只提供要求和例句,然后让考生自由选择话题,进行仿写。【关键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仿写能力。【审答题眼】“仿照”“续写”“内容贴切”。请你组织答案:_答案: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题型二 对联式仿写【例2】下面是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国人书写

    17、的两副挽联中的短语,请把这些短语重新组合起来,其中一副对联的上联已给出。(不得遗漏短语)(6分)难报恩来 生为国家 耿耿忠心昭日月何堪魂去 千秋青史 功同五岳 寸草春晖 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 死为人民(1)上联:千秋青史何堪魂去下联:_(2)上联:_下联:_思路构建仿写对联,要注意把握对联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内容上,上下联语意应相承或相关。形式上,上下联应符合绝对的工整对仗。比如,字数完全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等等。韵律上,上联最后一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考查要求】本题通过要求写对联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修辞式仿写的能力。【必备知识】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源远流长

    18、,对联的出题形式主要是给出一联(一句),要求对出另一联(一句);或者给出短语,要求组成对联。这实际上也是仿写句子的过程,只是对联本身还有音韵和平仄(现在只是对上联与下联的末字有平仄要求),比一般的仿句难度稍大。【关键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仿写能力。【审答题眼】“不得遗漏短语”。请你组织答案:_答案:(1)寸草春晖难报恩来(2)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功同五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题型 填空式仿写(嵌入式仿写)【例】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再写两个句子,必须符合文段主旨。(6分)阅读屈原,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力前行;_;_。这些思想、文

    19、化的传承也铸就了中国文化,也正是这种吸收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思路构建这类题,无论是把要仿写的句子放在文段中间还是结尾(放在中间的叫嵌入式仿写,放在结尾的叫续写式仿写),解答时都要注意:审题干对象,尤其是审隐性要求,即它的上文或上下文,所有的句式、修辞及内容等要求都蕴含在这里面,这是审题的重点所在。仿写出的句子不仅在句式、修辞、内容、用语、情感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与上下文保持一致,更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照应、连贯,语境要一致。【考查要求】本题通过要求考生填写两个句子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修辞式仿写的能力。【必备知识】填空式仿写一般是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考生

    20、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有时候是在所提供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关键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仿写能力。【审答题眼】“仿照”“两个”“符合文段主旨”请你组织答案:_答案(示例):阅读陶潜,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告诫激励着一代代人继往开来 阅读李白,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屈激励着一代代人书写正直人生【提关键能力】抓住形与神,答好修辞式仿写 理解仿写基本要求。修辞式仿写的要求是既形

    21、似又神似。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做到:(1)形似:句式一致,修辞一致。句式一致。仿写的句子与给定的范例句式一致是仿写的基础。修辞一致。这是仿写的关键。要求修辞一致,有时不是单指哪一种修辞手法,更多的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2)神似:内容一致,联想相称。内容一致。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上下文衔接自然,连贯统一,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叙述层次或论述结构,它往往要求仿句与所给语境思想一致,内容贯通,往往还涉及感情一致、风格一致等问题,如所给语句文采飞扬,充满褒奖之情,那么仿写的语句也应与之一致,否则就会显得很不协调,不统一。联想相称。仿写题,尤其是修辞式仿写,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更侧重考

    22、查考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具体而言,需要考生运用相同或相似、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联想方式。a.相似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在特征上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的联想,它必须有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比喻、比拟和通感等修辞手法都遵循了相似联想的规律。这也是仿写的主要联想方式。b.对比联想。即由对某一事物感知联想起与之特点相反的事物的一种联想。比如由悲观之人、物联想到乐观之人、物等。【练即学即用】1.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答:_【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求自选话题,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答案:(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示例二)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5分)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愿播进你肥沃的土地,萌发一片葱郁的生机。答:_答案:(示例一)假如我是一个音符,我愿谱进你甜美的歌里,鸣奏一曲动人的旋律。(示例二)假如我是一滴春雨,我愿洒进你干涸的心田,滋润一段诗意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课件:模块三 专题四 选用句式、逻辑推断、变换句式(含修辞手法) 第四节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18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