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复习任务群九 任务组六 任务二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复习任务群九 任务组六 任务二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2022 高考 语文 人教版 一轮 课件 复习 任务 正确 使用 实词 虚词
- 资源描述:
-
1、任务二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考向一 实词(一)把握近义实词辨析的角度及技法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种类型。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和形容词上,偶尔也会涉及名词。实词考查主要是近义词辨析。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1.意义辨析(1)辨析角度辨析角度举例词义侧重点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场面”与“局面”都指“在一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情况”;但“场面”侧重指“一定场合下的情况”,而“局面”侧重指“一个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状态”。动词
2、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侧重指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侧重指思考的“深入”,“寻思”侧重指思考的“反复”。辨析角度举例词义侧重点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方面。“冷僻”与“冷落”,前者侧重指“偏僻,不熟悉”,后者侧重指“不热闹,不热情”。“陡峭”与“峻峭”,前者侧重指“陡直”,后者侧重指“高峻”。词义轻重不少近义词在语义上有轻重之分:有的适用于重要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
3、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义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语义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义较重。辨析角度举例词义范围大小很多近义词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有的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如“河流”与“河”。“年龄”与“年纪”:“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2)辨析方法从上面三个角度辨析,主要使用“词素区分法”。所谓“词素”,即字,字是词的构成成分,在多数汉语语汇中,词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两个近义词往往含有相同的词素,而这些相近词语的意义
4、差别,往往落在两词相异的词素上。通过比较相异的词素,就能把握两词的差别。所以,只要提取出相异的词素来加以研究,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两个近义词的区别。例如“疏离”与“疏远”,两词明显的相异词素是“离”和“远”,这两个词素在原词中均表示“疏”的结果,只是结果不同:“离”只表“疏”的状态,并不强调“疏”的程度;而“远”则表“疏”的程度,且程度较重。【典例剖析】【例1】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阐释学的观点是,不再追求一个阐释的终点。阐释不是披沙拣金,千方百计地搜索某一种定音的标准答案,从而结束漫长的理论_。即使某个时代的读者达成了评价一部作品的_,另一个时代的阅读又
5、可能_不同的观点。A.跋涉 共识 催生B.旅行 共识 衍生C.旅行 见解 衍生D.跋涉 见解 催生【审答题眼】本题题眼是“词语”“最恰当”。【思路分析】“跋涉”,形容旅途艰苦,十分艰难。“旅行”,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从语境中分析可知,“阐释学”的概念曾经经历过漫长的理论探讨的过程,因而此处应选“跋涉”。“共识”与“达成”搭配,而“见解”与“达成”不搭配。“催生”,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形成当前状态。“衍生”,实际上或理论上从母体物质得到的“物质”(如经过取代或水解)演变而产生。语境分析可知,对一部作品的阅读,不同的时代,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同观点。因而这里应选“催生”。答案:A。2.色彩辨析辨
6、析角度举例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感情色彩分褒、中、贬三种。熟悉词语的感情色彩,便于我们准确使用它们。成果结果后果(褒)(中)(贬)称赞奉承(褒)(贬)发动煽动(中)(贬)辨析角度举例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分清口语与书面语。口语较通俗。书面语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等,较庄重文雅,使用时应分清场合。见面会见(口语)(书面语)爸爸父亲(口语)(书面语)苞米/棒子玉米(方言)(普通话)【典例剖析】【例2】在下面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许多粉丝觉得某明星在北京迷笛音乐节上“溜白菜”是为了哗众取宠,这一看法不免太_了。(2)七夕情人节期间,凡在本超市购买商品超过1
7、 000元者,本超市将_价值100元的鲜花一捧。(3)在会晤中,中俄两国领导人就疫情防控阶段的双边经济交流进行了_,且达成了一致的意见。A.果断 敬赠 磋商B.果断 惠赠 商量C.武断 敬赠 磋商D.变幻 惠赠 商量【审答题眼】本题题眼是“词语”“最恰当”。【思路分析】“果断”是褒义词,而“武断”是贬义词;“惠赠”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敬赠”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为;“磋商”是书面语,用于正式场合,“商量”是口语,用于非正式场合。答案:C。3.用法辨析辨析角度举例看词性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该词的语法功能。代替代表(动词)(名词、动词)节俭节约(形容词)(动词)看习惯
8、搭配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交换交流(意见、礼物、场地)(思想、经验、文化)侵犯侵占(主权、利益、领空)(财物、领土)辨析角度举例看适用对象看他是用于自己还是他人,是谦称还是敬称,是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起用启用(用于人)(用于物)爱戴爱护(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接收接受(主动性)(被动性)【典例剖析】【例3】在下面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一中全会会议公报已由新华社_发布。(2)院内有雕龙画凤,也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园天井
9、,曲径回廊_各处,到处展现出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3)为保证驾驶安全温馨,避免驾乘隐患,环海高速公路管理局将对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等情况进行彻底_。A.授权贯穿 处治 B.受权贯穿 处置C.授权贯串 处置D.受权贯串 处治【审答题眼】本题题眼是“词语”“最恰当”。【思路分析】(1)“授权”指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强调主动性;“受权”指接受委托行使做某事的权力,强调被动性。此处应用“受权”。(2)“贯穿”指穿过、连通,强调从中间穿过,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强调使分散的连成一个整体,或始终以某一精神来统帅,对象一般是抽象事物
10、。此处应用“贯穿”。(3)“处治”指处分、惩治,对象一般是人;“处置”指处理、发落,用于事物、事件。此处应用“处置”。答案:B。(二)在具体情境里精准辨析近义实词不管是使用普通方法还是使用特别方法,若要切实把握其各种用法,解答近义实词辨析题,都一定要联系具体的语言情境整体思考,细致辨析,强化情境意识。【典例剖析】【例4】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众阅读折射了社会的变迁。1949年到2021年,中国人的读书生活不断_着“场景”和“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红色文学作品讴歌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与此同时,苏联文学被广泛引入及阅读,其巨大的辐射力在整整一代中国人
11、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中很少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苏维埃经典”。改革开放后,受时代大潮_,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比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无不成为当年甚至持续几年的畅销书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娱乐性图书的需求较大;但2 000年以后,读者的阅读内容从娱乐类书籍逐渐转化为知识类书籍,阅读目的已经从娱乐休闲逐渐转化为自我价值提升。5G时代,戴上增强现实设备,读者马上“置身”于中国历史的影像现场;翻开秦兵马俑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传播+阅读+沉浸式”的_出版将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体验。70年,中国人的阅读从“有没有”升
12、级到“好不好”,不仅阅读书目走在百花齐放的路上,而且阅读与各领域融合,如技术、经济、文化等,衍生出“阅读+”的形态,让生活更加多彩。A.变换 感染 数字化B.变换 感召 智能化C.变幻 感召 数字化D.变幻 感染 智能化【审答题眼】本题题眼是“词语”“最恰当”。【思路分析】第一空,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变幻”强调的是事物变化无常、动荡不定,使人难以预测。根据语境,应该选“变换”。第二空,感召:感化和召唤。感染: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语境说的是时代浪潮的召唤,应该选“感召”。第三空,智能化: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
13、,所具有的能动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数字化:指在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产品的各个环节都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根据语境,“传播+阅读+沉浸式”的出版,依靠的是科技的智能化,此处应选“智能化”。答案:B。【即学即练】1.在下面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_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A.溶化 沟通 喧哗B.溶化 勾通 喧闹C.融化 勾通 喧哗D.融化 沟通 喧闹【解析】D。词语解释语言环境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27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7-2018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版遵义)课件:13.统筹方法.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