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九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1新版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_2016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14 应有 格物致知 精神 练习 新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积累运用l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诚意( ) 袖手旁观( ) 领悟( ) 探测( ) 一帆风顺( ) 彷徨( )( ) 不知所措( )2 下列几组词语中有一组有错别字,请把它找出来并改正。恐慌 探察 基础推之于四海 传之于万世 儒家关建性 哲理 毅力显微镜 灵感 盲目 _改为_3 辨析近义词,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 (探索 探察 探究 探求),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2)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_(探寻 探讨 探询 探问)自己。(3)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_(领会 领略 领悟 领取)的。(4
2、)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_(实验 实践 实习 试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对于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要大胆制止,决不能袖手旁观,任其发展。B上任后,为了搞活企业,他大胆引进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职工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名的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5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5个字。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
3、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以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哇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地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二、阅读精练阅读下边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
4、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
5、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6 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有怎样的偏向?原因是什么?7 选文中作者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 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9 “格物”和“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10什么是“实验的精神”?三、拓展演练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知识背后的支点科学对于民富国强的重要作用已逐渐深入人心。然而,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大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