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案:第17课 永遇乐 WORD版含答案 (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2016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案:第17课 永遇乐 WORD版含答案 2 2015 2016 高中语文 粤教版 必修 教案 17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目标:1、 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2、 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1、 词中运用典故的含义;2、借此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1、 用所表达的情感;2、本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达辛弃疾爱国热情的词。二、基础知识认知1、题解(结合课文注释
2、)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是登临的胜地。怀古:思念古代的人和事。意在“怀古伤今”。2、正音佛(b)狸祠三、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经被金人占领,他从小就立下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21岁时组织了一支二千多人的队伍起义抗金,后率众假如耿京的起义军。后耿京被叛徒杀害,辛弃疾活捉叛徒并号召上万士兵一起投归南宋。辛弃疾的词作数量居两宋词人之冠,留存至今仍有600多首。他的词风以豪放见长,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与李清照(易安居士)合称“济南二安”。2、写作背景本词作于作者在镇江知
3、府任上。此前,他已被闲置了近二十年,本以为终于有机会一展抱负,实现雪耻复国的愿望,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个人心怀鬼胎,对辛弃疾的正确主张不予才乃。作者对此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作者登亭怀古,忧虑当前局势,感慨自己到老还不能施展才略为国效力,字里行间充满着抑郁不平的苦闷和愤慨。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读,说明节奏。2、学生集体朗读,读准节奏。五、分析词的上阕(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典故的含义)1、上阕写了两位英雄,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明确:孙仲谋和刘裕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英雄事迹都是在京口起步的。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明确: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74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