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部编八上语文).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7117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21.1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教案 部编八上 语文
    资源描述:

    1、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2.教学难点: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四首诗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庭中有奇树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南朝梁一位文学批评家曾这样评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句话说明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庭中有奇

    2、树。教师板书:庭中有奇树(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教师:布置预习这首诗的相关知识,了解这首诗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3)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501531)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三、初读本诗,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听读本诗朗读,注意停顿、节奏,一起疏通本诗。教师提示:注意节奏划分。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

    3、足/贵?但感/别/经时。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识记本诗注释,为理解本诗大意做积累。(出示课件4)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预设:【华】花。下文的“荣” 也是“花”的意思。 【滋】繁盛。【攀条】攀引枝条。【遗】给予,馈赠。【致】送达。【经时】历时很久。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疏通了本诗,下面把本诗翻译一下。(出示课件5)(学生大声朗读本诗,然后尝试同桌互译。)预设: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满了茂密的花朵。妇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枝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花的香气染满

    4、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中。这花有什么稀罕的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表达怀念之情罢了。教师: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出示课件6)(结合工具书,小组交流。)学生1: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学生2:首句中的“庭中”暗示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从“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可以看出诗歌怎样的主旨?(出示课件7)教师点拨:即第三、四句写主人翁的活动,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学生结合课本赏析,分析归纳回答

    5、。)学生1: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学生2:抒发了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怎么理解“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两句诗?(出示课件8)(学生朗读诗句,分析讨论回答。)学生:这两句诗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教师补充: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的鲜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教师:同学们,我们对本诗做了局部的赏析,下面对本诗做整体的赏析。(出示课件9)(要求学生朗读本诗,结合课本赏析发言。)预设: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第一至四句描绘了春天庭院中妇人折花送给丈夫的场景。这种场景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

    6、,引人遐想。第五、六句紧承前两句来写,描绘出了花的珍贵,暗示了人物的神情。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相思怀念。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龟虽寿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教师:布置预习这首诗的相关知识,了解这首诗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11)曹操(155220),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二、初读本诗,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听读本诗朗读,注意停顿、节奏,一起疏通本诗。教师提示:注意节奏划分。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识记本诗注释,为理解本诗大意做积累。(出示课件12)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预设:【竟】终结,这里指死去。【骥】骏马,好马。【枥】马槽。【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暮年】晚年。【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疏通了本诗,下面把本诗翻译一下。(出示课件13)(学生大声朗

    8、读本诗,然后尝试同桌互译。)预设:神龟虽然长寿,但总有终结一生之时。腾蛇虽然能够腾云驾雾,但终有化为泥土灰尘之日。年老力衰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上,但它的志向仍是日行千里。怀有远大抱负的人虽到晚年,但雄心壮志不改,慷慨依旧。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只取决于天。只要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就能长寿,永葆青春之心。我感到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志向吧!教师: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怎样理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几句诗?(出示课件14)(结合注释课本赏析、然后分析思考回答。)教师点拨:这几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

    9、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学生补充:“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教师:同学们,我们对本诗做了局部的赏析,下面对本诗做整体赏析。(出示课件15)(要求学生朗读本诗,结合课本赏析发言。)预设: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诗中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第一至四句娓娓说理,“犹有”和“终为”两个词语调沉着。第五至八句的语调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最后六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文思缜密,闪耀着智慧之光,同时体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

    10、当益壮的进取精神。 赠从弟(其二)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首诗的相关知识,了解这首诗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17)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北)人。为曹操丞相掾属,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性亢直。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为“建安七子”之一。后人以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但作品流传很少,内容多为酬答亲朋,抒写个人抱负。原有集,已散佚,明人集有刘公干集。二、初读本诗,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听读本诗朗读,注意停顿、节奏,一起疏通本诗。教师提示:注意节奏划分。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

    11、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识记本诗注释,为理解本诗大意做积累。(出示课件18)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预设:【亭亭】挺拔的样子。【瑟瑟】形容风声。【一何】多么。【罹】遭受。教师:同学们,我们疏通了本诗,下面把本诗翻译一下。(出示课件19)(学生大声朗读本诗,然后尝试同桌互译。)预设:高高耸立在山峰之上的松树,迎着瑟瑟的山风。风声是多么猛烈啊,松枝是多么刚劲!顶着寒冷的冰霜,松树却能四季常青。难道没有遭受严寒的侵袭吗?松柏自有(不惧严寒霜雪的)

    12、本性。教师: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赏析“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两句诗。(出示课件20)(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这两句诗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越是要挺立风中。说明人要有坚韧不拔的美好品质。怎样理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诗?(出示课件21)(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教师点拨: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学生: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

    13、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教师:同学们,我们对本诗做了局部的赏析,下面对本诗做整体的赏析。(出示课件22)(要求学生朗读本诗,结合课本赏析发言。)预设:首联写松树生长的风姿,高耸在山巅,迎着山风而立。颔联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山风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又用“一何”加以咏叹,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颈联写松树顶着霜雪,却仍能四季常青。尾联写松柏经历了风雪之后,展现其更加坚强的本性,水到渠成地达到了以物喻人的目的。梁甫行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首诗的相关知识,了解这首诗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24)曹

    14、植(192232),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儿子。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之作多抒写人生抱负及宴游之乐,也有少部分反映了社会动乱。后期诸作集中反映其受压迫的苦闷和对人生悲观失望的心情。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二、初读本诗,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听读本诗朗读,注意停顿、节奏,一起疏通本诗。教师提示:注意节奏划分。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

    15、,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识记本诗注释,为理解本诗大意做积累。(出示课件25)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预设:【异气】气候不同。【剧】艰难。【行止】行动止息,这里泛指生活。【林阻】山林险阻之地。【翔】自在地行走。【宇】房屋。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疏通了本诗,下面把本诗翻译一下。(出示课件26)(学生大声朗读本诗,然后尝试同桌互译。)预设: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这里有雨那里刮风。海边的人民生活艰难啊,他们寄身在荒野之中。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奔走止息在山林险境。柴门

    16、内外多么萧条啊,狐狸、兔子在我屋里自在地行走。教师: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如何理解“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两句?(出示课件27)(学生朗读诗句,思考分析回答。)学生:“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边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反而变成狐兔们自由跳跃、纵情嬉戏的王国,非常可悲的现实。教师:同学们,我们对本诗做了局部的赏析,下面对本诗做整体的赏析。(出示课件28)(要求学生朗读本诗,结合课本赏析发言。)预设:第一、二句的言外之意是,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突出了海边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17、。第三、四句写出了人们生活的荒凉凄惨。第五、六句是对妻子、孩子的整体形象的描写,写出了海边人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他们与世隔绝、愚钝颓废的形象。第七、八句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海边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本文以白描的手法,全方位展现了海边人们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了对诵读的指导。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明确阅读古体诗的基本语气和节奏,帮助他们建立起朗读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其次,在学习时,让学生先了解作者,再去品读诗歌,知人论世,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意,理解诗情。另外,在分析时,重视问题引领,引导学生从一词一句入手,学会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来品读。这样处理,学生理解诗歌不仅有抓手,而且有思路。【课后预习】1.利用工具书疏通背影 的重点字词,为学习本课扫清障碍。2.阅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3.全文共写了父亲的几次背影?找出相关的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部编八上语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711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